共计 109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年来,新茶饮市场风云变幻,从价格战到品牌扩张,从业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周芳是一名来自山东四线城市的创业者,她和朋友共同投资近 40 万元开设了一家奶茶加盟店,然而短短四个月后便因收入寥寥无几而关闭店面。
“开店前觉得这个行业门槛不高,但真正运营起来才发现并非如此。”周芳坦言,从选址、装修到日常管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规划。她所选择的品牌虽然宣传拥有全国范围内的稀缺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未能兑现其承诺的服务和支持,最终导致店铺业绩低迷。
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在县域市场中,李莉也遭遇了同样的困境。由于周边同行纷纷降价促销,她的店铺不得不跟随调整策略,但即便如此,销量依旧难以提升,毛利率也随之下降。这种现象反映了整个行业内部存在的激烈竞争态势。
价格战带来的连锁反应
从 2022 年起,“新茶饮告别 30 元时代”成为舆论焦点,如今这一趋势愈演愈烈,许多品牌将单价压低至 10 元左右,试图吸引更多消费者。然而,这样的做法却使得整个产业链上的利益分配失衡——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利润缩水,下游加盟商更是苦不堪言。
据统计,2020 年至 2023 年间,新茶饮市场中 10 元以下价位的产品占比显著增加,而 20 元以上的高端产品则大幅减少。尽管如此,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并不会因为便宜几块钱就频繁光顾某家店铺,反而可能因为频繁打折促销而降低对该品牌的忠诚度。
加盟商的困境与出路
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不少加盟商选择了退出市场。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6 月份,全国共有 427306 家奶茶店,其中新增门店数量达到了 165388 家,但净增长仅为 45825 家。这意味着大量新开设的店铺尚未站稳脚跟便宣告失败。
与此同时,一些头部企业开始尝试通过开放加盟模式来缓解财务压力。例如,曾经坚持直营路线的喜茶和奈雪的茶相继宣布启动加盟计划。不过,这种方式虽有助于快速扩大市场规模,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平衡总部与加盟商之间的利益关系。
下沉市场成为关键战场
随着一线城市饱和度提高,各大品牌纷纷将目光转向二三线乃至更偏远地区寻找增长点。特别是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现制茶饮市场规模保持着每年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据预测,未来几年内该区域仍将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涌入这些新兴市场,原本相对宽松的竞争格局已被打破。为了争夺有限的客户资源,商家们不得不采取更加激进的价格手段,进一步压缩了自身的盈利空间。
未来的不确定性
尽管如此,新茶饮行业依然充满机遇。那些能够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变化、不断创新产品形式以及优化供应链效率的企业,有望在未来脱颖而出。但对于缺乏足够实力的小型经营者来说,则需要谨慎评估自身条件后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