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崛起:硬科技投资新高潮

8次阅读

共计 150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硬科技的持续重视和政策支持,中国半导体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一家成立多年、早在 1993 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老牌投资机构,华登国际在硬科技领域尤其是半导体的布局可谓深远而坚定。回顾其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这家机构的投资理念和战略始终紧贴行业动态,坚守“十年磨一剑,力挺中国芯”的信念,为中国科技崛起贡献了重要力量。

华登国际的名字源自美国 19 世纪著名作家梭罗的代表作《瓦尔登湖》,寓意着一种独立思考、逆势创新的精神。创始人陈立武先生用这样的名字寄托希望: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像登山一样,一步一个脚印,以不懈努力追求成功。这份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成为了华登国际长期坚持投资硬科技,尤其是半导体行业的根基所在。

回到 20 年前,当全球半导体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时,市场对于中国芯片企业的投资信心并不高,很多美元基金在 2011 年前后纷纷撤出或收缩,整个行业一度陷入低谷。当时,华登国际逆势而行,成立了上海华芯基金,专注于半导体产业链的投资。经过十余年的耕耘,华登国际持续支持中国芯片龙头企业崛起,包括中芯国际、兆易创新、中微股份、矽力杰、思瑞浦等。如今,投资范围已涵盖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产业链多个环节。

在华登国际的悉心布局中,支持企业从 A 轮到科创板上市,历经多年沉淀。以格科微为例,从成立到 IPO 耗时 15 年,华登国际一直陪伴其成长。如今,已有超过 500 家高科技企业成为其投资对象,其中半导体项目占据重要比重。华登国际的战略是“做时间的朋友”,相信长线投资和耐心等待才是硬科技企业成功的关键。可以说,这样的理念也让其成为行业内少有的坚持者,为中国半导体自主研发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和产业支撑。

投资新时代:资本支持硬科技崛起

随着国内外资本环境的变化,新兴的投资机遇不断出现。北交所的设立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也符合华登国际一直以来支持早期创业的理念。未来,华登国际将继续保持在半导体设计、材料、设备等环节的投入,特别是在中国具有巨大潜力的创业团队中寻找投资机会。同时,行业的竞争也促使企业必须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追逐热点,特别是在芯片设计和 AI 相关芯片等细分领域,要保持技术创新与市场理性相结合的策略。

王林认为,技术和应用的关系紧密,行业的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某个杀手级应用的推动。比如,智能手机的普及带动了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如今,行业正处于瓶颈期,未来还需要新的应用场景来推动芯片的繁荣。元宇宙、智能汽车等发展方向,有望成为下一代的增长点,但同时也带来了技术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需要保持初心,投入耐心和时间,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硬科技企业的生存之道

面对长周期和高门槛,华登国际强调创业者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研发、市场、管理环环相扣,只有在持续深耕中积累经验,才能打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产品。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很多优质企业创始人是行业内的工程师出身,他们在初期专注于技术攻关,但更难得的是,能够在公司发展中不断学习和成长,将工程技术与商业管理相结合。

华登国际相信,投资不仅是投项目,更是投人。优秀的创业者要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从工程师成长为企业家。其投资经验也表明,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在技术、管理、市场之间找到平衡点。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半导体行业中站稳脚跟,实现长远发展。

总结来看,硬科技时代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也考验着企业和投资者的耐心和战略眼光。华登国际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技术创新需要时间积淀,行业的突破依赖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理性的投资。同时,也期待中国的硬科技企业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能够凭借坚实的技术底蕴,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