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09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小屏手机的困境与智能手表的兴起
在手机市场中,有一类手机在发布前备受期待,被认为是手机的核心所在,其信众众多,甚至连苹果都涉足其中。然而,品牌发布产品后,销量却不尽人意,即便有 iPhone 这样的光环加持,也难以挽救该品类的颓势,最终只能砍掉叫好不叫座的产品线。没错,这就是小屏手机。
自 2018 年之后,智能手机市场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小屏手机卖不好似乎已成定局。从索尼的“Compact”系列,到三星的“e”系列,再到 iPhone 的“SE”“mini”,每一代小屏手机的产品生命周期都可以用“下次一定”来形容。小屏手机爱好者群体确实存在,作为 iPhone 13 mini 的用户,我自己就对小尺寸直屏手机很感兴趣,甚至曾将其作为主力手机使用过。但我也承认,自己并非纯粹的小屏手机用户,iPhone 13 mini 里装的只是上网用的副卡,平时还是使用所谓“全尺寸”的手机。即便在小雷身边,那些自称“小屏手机爱好者”的人,更多也是“季节性”爱好者:用前喜欢,用后嫌弃,直到下一次小屏手机发布再重复这样的循环。
从小雷使用小屏手机的体验来看,在某些情况下,小屏手机的体验确实优于所谓的“全尺寸手机”。比如在运动场合,小屏手机的便携性能够减轻运动装备的负担;在影音娱乐领域,小屏手机的不便之处也能让用户不自觉地放下手机,起到“戒手机”的作用。那么,我们使用小屏手机的“方法”是否本身就存在问题呢?小屏手机从一开始就不该以一台“全功能手机”的身份出现吗?虽然这个想法听起来很大胆,但确实有个别手机品牌是按照这个理念推出小屏手机的。
现代手机手势交互的鼻祖——Palm,就曾以“周末手机”的理念设计并推出一款极致小屏手机。这款与品牌同名的“Palm”手机采用定制的 3.3 英寸屏幕,像素密度高达 445ppi,在压缩屏幕尺寸的同时保证了清晰的显示效果。尺寸方面,Palm 仅 96mm 长,50mm 宽,厚度为 7.4mm,比 iPhone 13 mini 等小屏手机还要小巧。然而,其配置却只能说是“亮机”水平:高通 435 处理器,配备 3 + 32GB 内存。大家可能会想,这样的配置除了打电话发短信还能干什么?怕是运行个“小而美”的应用都费劲。事实上,Palm 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这款手机在设计之初就没打算让用户将其当作主力手机使用。
根据 Palm 的设想,这款 Palm 就如同座机的“子机”,是用户手中全尺寸旗舰手机的附属品、卫星机。尽管 Palm 不阻止用户将这台手机当主力机使用,但在官网上,它还介绍了这款手机的另一种工作模式:通过号码分享的多终端功能,用户可以将 Palm 设置成 iPhone 或其他手机的“子机”,两台手机都能接收到电话和短信。此外,用户还可以在 Palm 上安装必要的 IM 软件,与外界保持最基本的联系。在工作时间,用户可以正常使用主力手机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下班或周末时,大可把手机留在公司,带着 Palm 享受周末时光,从而获得更好的“工作 – 生活平衡”。当然,用户也可以把 Palm 当作一台所谓的“考研考公手机”,在与现代社会不脱节的同时摒弃杂念专心复习,既能扫健康码,又能戒掉游戏和综艺。
除了 Palm,国内手机品牌多亲前段时间也推出了一台“现代功能机”,在功能上与 Palm 不谋而合,其 999 元的预售价和 Palm 手机 349 美元的定价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看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问题所在:Palm 对小屏手机的认知,不正和现代手机厂商对智能手表的设想相似吗?小屏手机需要配合“主力手机”使用,智能手表也需要配合智能手机使用;小屏手机使用一号双终端技术保持联系,智能手表也采用 eSIM 一号多终端技术保持联系。小屏手机可以作为某些场景里手机的替代品,智能手表同样能在某些场景下替代手机,甚至在运动场景中,智能手表的表现比小屏手机还要出色。
当然,肯定有人会提到智能手表不能扫健康码的问题。但这归根结底并非手表的错,如果健康码能做成一个单独的 App,打开就能出示,NFC 一碰就能登记,那智能手表完全可以取代小屏手机。
从这个角度来看,小屏智能手机确实是一个被“错误定位”的产品。厂商错误地将用户对智能手表的需求和产品认知理解为对小屏手机的要求,却不知在推出小屏手机之前,他们就已经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智能手表。
其实从今年智能手表,尤其是 K12 阶段智能手表的兴起来看,小屏手机的终极形态或许就是智能手表。与小屏手机相比,这些智能手表拥有合理的小屏交互方案,基于实体按键的交互方式能避免用户因触屏交互而妨碍屏幕显示。在沟通交流方面,智能手表具备完整的通话与 IM 功能,专属软件带来的体验也远超在 iPhone 13 mini 上使用全键盘打字。可以大胆地说,智能手表就是小屏手机的最终形态。
不可否认,就现阶段智能手表的表现而言,这些一天一充的“智能设备”距离取代智能手机还有一定距离。出于尝鲜的目的,小雷也确实全款预购了上文提到的 F22 Pro。但可以预见的是,找不准发展方向而停下脚步的小屏手机,在未来注定会被目标清晰的智能手表所取代。而这种所谓的“考研考公专用机”,也将和考研考公资料一起,成为万千考生“上岸”的传家宝,直到这些手机不能入网,收不到线上面试短信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