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旅游新趋势:平替游引发的思考

5次阅读

共计 185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对于很多人来说,如何在假期中获得精彩的旅行体验,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今年五一假期,武功山上到处可见身穿吊带和瑜伽裤的年轻人,而泰山的厕所也被夜宿游客挤得水泄不通,沙漠中骑骆驼的人数堪比昔日猛攻匈奴之大军。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玩得尽兴,普通游客必须考虑三个方面:避开人流、提高性价比和寻找新鲜感。

于是,平替旅游这一概念渐渐走红。如果不想挤在人满为患的三亚,万宁和北海等地提供了同样辽阔的海滩,同时花费却更少;不想在云冈石窟等景点排队两个小时,只为拍两分钟照,那么同样在山西的龙山石窟可能是不错的选择,那是中国现存最大规模的元代纯道教石窟群。

但是,平替旅游不全是高性价比的代名词。最近,一些声称是“富士山平替”的景点在网上走红,推荐文案称那里有草地、湖泊、火山、白马和木屋。然而,实际上这些地方不过是喷了漆、铺了绿草的大土堆,连“雪顶”都是刷了白油漆。许多到访的人到此并没留下任何积极的评价。

尽管如此,平替旅游依旧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但如何尽量让平替旅游变成一次愉快的旅行体验,而不是陷入失望的惊吓,才是我们需要深究的关键。有人曾调侃过:“全球有 22 个‘冰岛’,其中 21 个在中国”。此外,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全国至少有 63 个城市声称拥有“小圣托里尼”,62 个城市声称有“小京都”,61 个城市则有“小镰仓”,还有 59 个“小奈良”。

通过“XX 平替”或“小 XX”的名称,我们能看出平替旅游与人们对美好远方的向往紧密相连。最初,平替旅游是应运而生的,为了在国内寻找国外一些知名目的地的同款景色。例如,新疆的喀纳斯曾被视作瑞士的平替,而青海的东台吉乃尔湖则成了马尔代夫的替代选择。在社交平台上,这类平替旅游的推荐层出不穷。网友们忙不迭的赞美着,声称“不是去不起夏威夷,而是日照更具性价比”,“山东长岛,成为更适合中国游客的迈阿密海滩”。

随着年轻人对旅行的热情高涨,平替旅游越来越深入人心。《2023 年轻人搜索关键词报告》显示,“平替”已经成为年度热门搜索词。在 2024 年,这股热潮势头不减,马蜂窝旅游网的报告显示,从年初到十月,平替旅游相关内容的交流增长了 134%,使用该平台的 90 后和 00 后用户人数接近 60%。这表明,除了想要玩得好之外,年轻人也在追逐低成本的旅行潮流。

随之而来的,平替旅游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从冷门目的地取代顶流。比如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带火了新疆阿勒泰这个曾被称作“东方小瑞士”的地方。一时之间,“小阿勒泰”和“阿勒泰分泰”在全国范围内蔓延,成为了诸多热门景点备受追捧的地方。同样,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因其人流汹涌,也成为了不少游客心中的“平替”选择。对此,不愿排队的人们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寻找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平替,结果令人惊喜。不仅长春的冰雪新天地更广阔,滑梯数量和长度也更多,还有鸡西的滑雪场、冰雕和足够的洗浴设施等令人流连忘返的体验。

当然,平替旅游有时也会跑偏,沦为简单的“滤镜大比拼”。部分游客对于平替景点的期望过高,但实际体验却不尽人意。在这方面,马蜂窝的统计显示,关注平替旅游的主要客源城市中,以一线城市及发达地区的用户为主,他们对旅游的要求较高,一旦平替目的地名不副实,就会受到猛烈的吐槽。

另一方面,很多地方也在打着“平替”旗号,急于蹭热度。然而过去曾茂盛的微缩景观热潮已去,许多地方的设计缺乏深度与内涵,总是让人觉得那不是心目中的理想之地。这也导致了一些地方在短期内充浅的吸引力变得不堪一击。虽然有相关部门提出要控制这种建筑风潮,可是利用平替流量牟利的现象仍屡见不鲜。

长此以往,平替旅游的体验好坏,关键在于地方发展的态度。首先,拥有真实的文化底蕴,才能让平替旅游脱颖而出。例如吉林的延吉,平替韩国的优势在于自身丰富的朝鲜族文化,游客不仅享受到了美味的食物,也感受到了独特的双语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其次,平替旅游的市场应做到真正好用,而不只是图方便。一些平替旅游的项目如果服务及管理到位,不仅可以提高游客的体验,也能增加游客的回头率。浙江很多旅游攻略就提到了村庄的环境、食宿和交通,提升了前来的游客的整体体验,可以说是产生了良好的互动效果。

深圳作为旅游城市的标杆,正在努力打造周末旅游的热门地和出境游替代的首选地点。依托多个“平替”景点,配合高水平的服务提升,预计有着很好的前景。

平替旅游的未来,取决于地方城市的发展思路和游客的心态。作为游客,在享受平替旅游体验时,也需调整心态,明确能够接近正版体验的平替景点本身就少之又少。别忘了,既然选择了旅行,或许您会发现生活中更值得珍惜的闪光点。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