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骗局泛滥:从校园到社会的全面渗透

3次阅读

共计 52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美国社区大学里,AI 竟然成了诈骗帮手,它们批量生成虚假学生身份,专盯助学金下手,已经骗走了数百万美元。

这些“赛博学生”伪装成无家可归或寄养背景的学生,表现得比真人还积极,不仅抢课、准时交作业,甚至出勤率比学霸还高。校方为了防范这些 AI 骗局,不得不花费巨资引入技术手段。

AI 诈骗无处不在

不只是校园,AI 诈骗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交平台上,有人用 AI 伪造全红婵家人的声音和视频,诱导购买三无产品。还有人利用 AI 换脸技术冒充公众人物,比如雷军、刘晓庆等,甚至制造假靳东事件,导致一位 60 岁的阿姨转账近 20 万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AI 还伪装成虚拟恋人,用精心设计的话术骗取信任,最后套现受害者财产。比如一位宝妈就因此损失了 200 万元。

AI 黑产已成完整链条

在这场骗局背后,是一个完整的 AI 黑产链条。上游提供技术,中游精准投放诈骗信息,下游负责资金转移。这种模式让诈骗变得低成本且高效。

比如在山东破获的一个案件中,受骗人看到冒充亲属的信息后,又接到一段视频通话,虽然画面卡顿,但声音和样貌都足以让人信以为真,结果被骗走 430 万元。

从校园助学金到名人骗局,再到普通人的生活,AI 诈骗正在全面侵蚀我们的社会信任体系。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人性的考验。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