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新畅想:工作、教育与中美AI发展

32次阅读

共计 81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张亚勤经历信息革命,新书关注 AI 时代。他认为普通人未来或一周只需工作两天,AI 不会产生意识,但要防失控滥用。

一、AI 不会产生意识

实现 AGI 目标分三阶段,最大难点在生物智能时期,涉及人类意识控制 AI 及和谐共处等问题。张亚勤认为人工智能不会产生意识,现在的算法基于统计数据,硅基智能虽计算和存储能力强,但无生命意识迹象。他担心算法或路径会导致智能体工作失控及被坏人利用,不担心 AI 产生意识伤害人类。谈到脑机接口情景下 AI 与人类融合,因节奏差距,希望 AI 完成人类不喜欢的工作,人类按自己节奏进行思考、娱乐等活动。

二、中美在实现 L4 级无人驾驶的时间上会基本同步

制约自动驾驶商业化的障碍包括技术成熟度和社会接受度。目前多数车型处于辅助驾驶水平,离 L4 级有差距。张亚勤认为中美实现 L4 级无人驾驶时间基本同步,中国在基础设施、电动车普及和民众心态方面有优势,且中美在基础研究领域有合作共赢空间。

三、中美都是 AI 第一梯队的国家,美国的顶尖人才多一些,中国的优秀年轻人多一些

DeepSeek 出现在小公司体现中国创新机制多元包容,其成功离不开人才培养积累。中美在 AI 领域都是第一梯队,美国顶尖和资深人才多,中国优秀年轻人多。张亚勤认为 DeepSeek 是工程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合作范本,AIR 研究院的使命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升级等。

四、AI 时代,我们仍然需要高考

AI 时代教育应注重培养提出问题、质疑等能力,教育体系需重构。全球推动教育变革,清华在 AI 教育改革方面有很多尝试,如配备 AI 助教、重新设计课程等。张亚勤认为高考这种高层次选拔考试仍有必要,人类教师不可或缺,学校要教会学生使用 AI 工具并保持独立思考。

五、20 年后,人类每周只需工作两天

AI 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问题,如导致部分人失业,政府、企业和教育界应共同努力帮助人们适应变化。张亚勤同意未来只需两成的人工作,20 年后可能一周工作两天,理想社会是大部分人按兴趣工作,可考虑国民基础收入计划。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