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59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2 年 8 月 4 日上午,首届“兴智杯”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正式拉开帷幕。该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以及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大赛秉持“兴智赋能”的主题,意在吸引国内外优秀的人工智能创新人才踊跃参与,聚焦于技术创新和应用赋能过程中所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以及工程化落地的进程,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赋能水平迈向新高度。
启动仪式以线上方式举行,众多领导、院士专家纷纷出席并致贺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详细介绍了大赛的总体情况,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赵志耘宣读了专家委员会名单,百度、阿里巴巴、华为、云从科技、深势科技等企业代表发表了主题演讲。启动仪式的第一阶段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谢少锋主持,第二阶段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爱华主持。
在领导致辞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指出,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绩斐然。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过 4000 亿元,企业数量超过 3000 家,突破了一批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了一批标志性产品,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有力地推动了制造、交通、医疗、民生等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赋能效应日益显著。人工智能发展的动力在于创新,关键在于赋能,根本在于人才。要以首届“兴智杯”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为契机,以创新为驱动、以需求为引领、以育人为抓手,加速构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循环。
深圳市领导表示,深圳将充分发挥创新先发优势,加大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积极拓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致力于打造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以及全球突出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本次大赛对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助力我国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广州市领导称,在广州举办行业赋能专题赛,将为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打造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注入强大动力。广州会以更大力度推动更大规模的场景开放,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制度供给,营造更加融通的开放生态。
上海市领导表示,上海把人工智能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国际数字之都的重要抓手,正全力以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高地。人工智能是临港新片区前沿产业发展的关键方向,将着力为产业发展创造更为优质的产业生态,构建丰富的应用场景和优越的服务环境。
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发表祝词,预祝“兴智杯”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介绍了大赛总体情况。本届大赛涵盖技术创新、行业赋能、生态构建 3 大专题赛和 1 项总决赛,专题赛初赛以线上形式开展,专题赛决赛分别在上海、广州、深圳举行,总决赛将在深圳举行。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赵志耘宣读了大赛专家委员会名单,该委员会由潘云鹤、徐宗本、鄂维南、王恩东、钱德沛等 5 位院士顾问,以及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等 22 位行业领军专家组成的主席团构成。专家委员会将负责项目评审、咨询建议、成果转化推广等工作。
紧接着,来自产业界、学术界的行业代表通过短片预祝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在启动仪式的最后,百度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甜,阿里巴巴资深副总裁、达摩院副院长周靖人,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张迪煊,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姚志强,深势科技创始人兼 CEO 孙伟杰等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发展趋势、行业应用融合路径等主题发表了演讲。
本次启动仪式通过大赛官网、直播平台、视频号等渠道播出,吸引了两万余人观看。
为了给参赛选手提供更多交流探讨与共商发展之计的机会,赛事期间,大赛组委会将组织相关专题研讨会、沙龙等活动,具体活动安排将适时发布,敬请期待!
附:大赛信息
赛程赛制及推进安排
1、专题赛初赛:8 月 – 9 月底,线上遴选。依据选手提交材料进行书面初评,筛选出优胜团队入围专题赛复赛,入围名单将于官网公布。
2、专题赛决赛:10 月下旬 – 11 月中旬,在专题赛主办地举办。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一、二等奖入围总决赛。
3、大赛总决赛:11 月下旬 – 12 月中旬,在深圳市举办。通过现场答辩,评选出一、二、三等和优胜奖。另外,在全参赛作品中评选 50 强高价值应用方案及十佳商业投资潜力项目。
赛题设置
围绕技术创新、行业赋能、生态构建三方面分别设置若干赛题,赛题包含技术模型赛和解决方案赛两种类型。技术模型赛是指参赛者基于赛题指定的技术问题、数据集,构建算法模型,比拼模型在规定指标中的性能表现;解决方案赛是指参赛者分析行业场景痛点,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方法,构建应用解决方案,以 PPT、Demo 等形式提交,重点考察解决方案的价值性、创新性及可执行性。
专题赛一:技术创新赛题方向:围绕多模态技术、大模型、可解释性算法等核心技术,征集并遴选一批原创型、引领型、有影响力的技术模型及解决方案,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引领性、创新性强的技术应用突破。
专题赛二:行业赋能赛题方向:聚焦工业、能源、医药医疗、网络通信等市场空间大、受众群体广、转型升级需求强烈的实体经济领域,征集并遴选一批人工智能赋能技术和解决方案,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进程,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专题赛三:生态构建赛题方向:围绕国内开发框架工程化应用、软硬件一体化发展等技术基础生态,以及智能城市、可持续创新发展等产业化应用生态构建,征集并遴选优秀技术成果和解决方案,打造安全可靠、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参赛要求
参赛对象为国内外从事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开发者团队和个人开发者群体。
每个参赛团队人数不限,每个参赛选手同一赛题不得重复参赛。
参赛报名须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准确、真实、有效,团队名称不得包含敏感、不文明字样。
参赛作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不得侵犯他人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并确保提交作品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参赛作品的创意、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归参赛团队所有。
以末次提交的有效作品为准。
专题赛相关支持单位不得参加本赛题。
报名方式大赛官网、官方公众号提供赛事报名、数据使用、评审评测、信息发布等参赛保障。参赛者均须通过大赛官网注册报名,截止时间以官网公布时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