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29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年来,全球 PC 市场经历了显著波动。从 2020 年至 2021 年的持续增长,到 2022 年的急剧下滑,这一趋势令人困惑。根据 Canalys 的数据,2022 年第一季度中国 PC 市场出货量约为 1170 万台,同比下降 1%;而全球市场降幅达 5.1%,总销量降至 8050 万台。
进入第二季度后,下滑趋势仍未停止,虽然环比有所回升,但同比依旧下降 3%。全球范围内的表现尤为严峻,Canalys 将其描述为“遭受重大破坏”,出货量骤减 15%,为两年来最低点。
需求疲软的背后
全球经济疲软是 PC 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耐用消费品,PC 的更新频率较低,尤其在经济压力较大的时期,消费者倾向于推迟购买决策。此外,疫情期间形成的线上学习和办公热潮消退,也导致了需求减弱。
以联想为例,其最新财报显示,智能设备业务集团收入下降 3%,但非 PC 业务却增长了 12%。董事长杨元庆特别指出,非 PC 业务已成为集团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联想正在逐步摆脱对 PC 业务的依赖。
苹果同样未能幸免。2022 年第二季度,Mac 系列产品收入同比下降 10.35%。各大厂商纷纷削减生产计划,如戴尔计划将显示器和笔记本面板需求削减 50%,显示出行业整体的悲观情绪。
线上线下渠道的挑战
线下零售渠道的压力尤为突出。一位上海经销商透露,有时甚至一天都无法售出一台笔记本电脑,而利润率仅为 50 至 200 元。尽管线上渠道占据了较大份额,但随着竞争加剧,单纯的价格战并不能带来长期收益。
IDC 数据显示,2022 年一季度线上渠道占比为 58.11%,未来仍有增长空间,但增速将放缓。这意味着线下渠道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若无法盈利,将对品牌造成深远影响。
供应链危机与成本压力
供应链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困境。2022 年上半年,上海等地的封控措施严重影响了工厂和港口的运作,导致订单延迟。即使生产恢复,产出仍低于正常水平,同时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企业面临双重压力。
英特尔宣布自 10 月起提高产品售价,涵盖个人电脑及服务器 CPU 等多个领域。这一举措不仅反映了成本压力,也预示着行业利润空间将进一步压缩。
上下游企业的困境
市场低迷迅速传导至上下游企业。英特尔第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 22%,净亏损 4.54 亿美元,为 30 年来首次。其客户端计算业务营收下滑 25%,数据中心业务也受到影响。
相比之下,AMD 虽实现了连续八个季度的营收增长,但对未来持谨慎态度。AMD CEO 苏姿丰预计 PC 市场短期内将持续疲软。
面板行业的连锁反应
PC 销量下降还波及了面板行业。WitsView 数据显示,2022 年 5 月全球笔记本面板出货量同比下降 27.84%。LCD 面板价格持续走低,10.1 英寸、14 英寸和 23.8 英寸面板价格分别下降 4.0%、8.8% 和 7.8%。
京东方在一季度电话会议中提到,面板价格已触底,但反弹需视市场回暖情况而定。
行业前景与创新方向
总体来看,PC 市场的需求已在 2020 年达到顶峰,随后快速回落。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市场需求趋于饱和,行业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寻求突破。
无论是硬件性能的提升,还是软件生态的优化,都将对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在存量市场中找到增量机会,成为 PC 厂商必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