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孙子兵法》下的投资起伏与转型困境

6次阅读

共计 165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当地时间 8 月 8 日,软银集团公布 2022 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受愿景基金市值大幅蒸发影响,净亏损达 3.16 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1589 亿元),创集团历史纪录,两个季度累计亏损 5.36 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2718 亿元)。软银的巨额亏损与 2021 年下半年以来的科技股动荡紧密相关。美国防疫政策放开后,通货膨胀远超预期,消费需求疲软,2022 年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 21%,坚持“高估值”投资策略的孙正义沦为高位“接盘侠”。

孙正义是《孙子兵法》的忠实拥趸,秉持“不打败仗”理念。其激进投资策略曾助软银在互联网泡沫中崛起并穿越 2008 年金融危机。但 2021 年成为他的事业“滑铁卢”。财报沟通会上,他反思“搜寻独角兽”策略,承认对“高估值”判断失误,承诺削减开支。他还表示为过去贪图暴利羞愧,称团队太自信和好高骛远。不过,搞投资追求以小博大,有暴利符合职业要求,其因贪图暴利而愧疚或有虚情假意之嫌。与软银有业务往来的合作者称他“本性难移”,“当他坚信某事是未来趋势时会押上一切”。

2020 年新冠疫情后,美国科技股先动荡后暴涨,孙正义懊恼未跟上。2021 年初,他要求员工更激进投资科技公司,建立潜在投资目标电子表格,放宽内部规定。当年,孙正义和团队向 183 家公司投资 380 亿美元,创风险资本投资者年度投资纪录。这种投资方法源于《孙子兵法》,他总结出“一流攻守群”理念,即成为压倒性第一名才能体会地位本质意义,此理念在过去二十年创造奇迹。

新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孙正义大胆投资初创企业,给高估值。马云被硅谷拒绝 40 次后,孙正义仅用 6 分钟就决定投资 2000 万美元。但孙正义对投资阿里并不完全满意,他还曾想用 1 亿美元收购亚马逊 30% 股份未谈拢,错过谷歌、eBay 和特斯拉等。此后全球科技公司迎来二十年黄金发展期,孙正义搭上互联网爆发期,广撒网的高估值策略取得高回报,虽他自己觉得不够,还懊恼错过巨头,认为软银规模小。

在行业繁荣时,孙正义对源于《孙子兵法》的“高估值”理念深信不疑,成功案例让他忽视了失败投资。然而,2021 年该理念失败。这一年中国互联网行业进入“反垄断监管大年”,资本扩张受限,营收方式转换阵痛;美国消费互联网行业也进入瓶颈期,如在线广告收入增速停滞,2022 年通货膨胀飙升,互联网巨头日子更难过。孙正义因幸存者偏差误将理念当真理,“高估值”策略有适用范围,周期到了难以避免失利。若他当年投资其他领域吃过败仗,或许能避免如今的大规模失利。近期,软银为“回血”,不得不减持阿里巴巴股权,预计带来 4.6 万亿日元(约 340 亿美元)现金。

《孙子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顺势自然,不得不然。”孙正义意识到消费互联网到顶,努力调整赛道。2016 年,他以 320 亿美元收购 ARM,称物联网将是重大范式改变,自己在开端投资。但 ARM 营收增长有限,体现物联网增长未达预期,这也是孙正义重仓消费互联网、在硬科技和物联网赛道下注缓慢的原因之一。软银出现巨额亏损征兆后,试图出售 ARM 变现,2020 年 9 月英伟达曾同意以 400 亿美元收购,后因反对放弃。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物联网芯片应用落地,ARM 在 2021 年爆发,收入利润增长。在行业估值大爆发下,软银推进 ARM 上市,目标是使其成为芯片公司最大规模发行,首选纳斯达克,但因 ARM 英国背景和行业特殊意义,英国政府争取英美双重上市。ARM 现任 CEO 曾不愿上市,认为会扼杀创新,但面对软银亏损,孙正义顾不上其意愿。即便 ARM 估值 600 亿美元成真,软银账面浮盈,但考虑投资时间和亏损规模,相关浮盈难以填补窟窿。

业绩会上,孙正义用德川家康三方原合战后的画像警醒自己,德川家康后来赢得关原之战,造就德川幕府,孙正义希望打造 300 年软银帝国。然而,2021 年 3 月以来,7 位管理合伙人离开软银,其中 3 名被视为潜在继任者,马塞洛离职原因是薪酬争议,他虽已是高薪高管,仍希望主张 20 亿美元薪酬方案。这反映出巨头面临的普遍烦恼,高管与公司对个人价值判断难达成一致。所以,孙正义只能成为干到 70 岁的“孤勇者”。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