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与金融业开放下财富管理及创投风投机遇

3次阅读

共计 238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1 年 5 月 7 – 8 日,一场以“创投风投创时代,创新创业创未来 — 打造高质量资本聚集高地”为主题的创投盛会在青岛海天金融中心圆满闭幕。基于此盛会背景,丰厚资本执行董事胡新高,真成资本投资合伙人葛昊,沸点资本创始合伙人姚亚平,名川资本执行董事傅磊,卓遠资本创始合伙人、CEO 林海卓等 5 位嘉宾围绕“双循环”和金融业进一步开放大背景下,财富管理和创投风投的机会和价值展开了深入的圆桌讨论。

胡新高作为主持人率先发言,他表示今天探讨的主题是在双循环和金融进一步开放的大背景下,财富管理和创投风投的机会和价值所在。这个议题较为宽泛,他个人认为在财富管理方面,可能与基金运营和投资过程中涉及跟财富管理打交道的地方相关。比如在募集方面,金融业大开放前提下,风投募资是否有更好机会;财富管理端,高净值人群做资产配置时是否愿将部分资产配置到股权;政府端是否有更多资金支持。从投资角度看,双循环即内、外、进、出,对内支持本土创新创业,对外鼓励被投企业出海,投资机构也可出海引入优秀团队和技术。在退出方面,像 S 基金等新形式以及二级市场通道理顺都有新变化。

随后,各位嘉宾依次介绍了自己及所在机构的情况。傅磊介绍名川资本 2017 年成立,主要投中早期科技方向,偏硬件看半导体等,软件看行业 saas 等,正在投资二期人民币基金,过往有诸葛找房等较好项目。葛昊表示刚加入投资领域,真成主要投资 A 轮及之后,关注智能制造等领域。林海卓介绍卓遠资本聚焦清华系创业者,布局 20 多家企业,累计投资 30 多亿,偏向中早期阶段,重点关注清华 7 个核心理工科院系相关领域,如清微智能、灵犀科技等。姚亚平介绍沸点资本是新基金,最大单笔投资 2.5 亿,定位一小部分 A 轮加一部分 B 轮,方向是科技加部分消费,科技创新领域涵盖数据智能等,科技消费领域有从互联网出身的投资背景,过去投了十几家公司。

进入正式讨论环节,对于第一个问题:在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下,金融业进一步开放,市场有什么新变化?傅磊分享了实际投资体会。他认为双循环背景下,以前中国出口低附加值产品,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依赖进口,所以中美贸易战后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研发。他感觉国内出现两个大的创业方向关键词,一个是“国产替代”,比如半导体、芯片投资,因中美关系恶化美国限制出口,且中国自身需求大,像电池管理芯片 90% 需求在中国,但严重依赖进口,国产替代未来是投资主题;另一个是出海维度,随着国产替代产业成熟,产品有竞争力,如投过的物流自动化分拣设备产业,中国企业产品性能提升,已接到东南亚订单,未来有望拓展到欧美。

葛昊非常同意傅磊的观点,他指出国内产业链完整有成本空间,在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硬领域优势明显,软件层面也有体现。如印象笔记国外创立进入中国,本土团队调整股权架构和激励机制后发展良好;还有做视频会议插件的来华公司,产品在海外活跃度和下载量高,解决了核心痛点。他认为国内完整产业链积累的力量和优势,未来在海外有很大竞争优势,会转换成投资回报率。

林海卓分享了双循环给投资机构带来的感受。他觉得双循环能帮助投资机构规避企业造假问题,比如在高端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减速器、手机消费电子芯片等领域,若企业因国外巨头存在,在双循环贸易战背景下巨头不愿试用产品或提供意见,就可判定企业技术真实性和先进性。同时,他也指出 2018 年年底开始,中高端领域同质化和内卷严重,如半导体行业,很多高学历华人学生回国单打独斗成立企业,这从风投角度值得关注,行业内前辈应倡导理性竞争,避免内耗。

姚亚平认为双循环对创业团队机会较多。中国绝大多数公司过去主要针对中国市场,如今除少数已长大的公司,多数公司仍有成长空间。从全球供应链角度影响大,但也给关键环节企业和投资人指明方向。他提到疫情期间全世界的钱往中国流,因为中国实现正增长和正收益。中国在一些领域有优势,如理工科毕业生多,虽然有些领域核心技术不足,但整体是很好的时间段,中国已进入靠自己创新引领经济发展阶段,机会大于挑战。

对于第二个问题:在新的市场规则下,如何看待机会和挑战?傅磊认为全球央行放水,现金缩水,从财富管理角度,做创投的他会大部分配置股权资产。葛昊看到基于大放水和房地产市场管控,热钱流向股权投资,未来五到十年股权市场是优质投资领域,但太多热钱会造成股权市场泡沫,尤其是一级市场,从业者需有独特观点判断才能获高收益。

林海卓判断未来基金规模会两极分化,资产在 100 亿以上和 20 亿人民币以下的基金数量增多,20 亿到 100 亿之间的盲投基金数量减少,出资人倾向于将钱分散在一级市场的早期和后期,兼顾稳定性和高收益。姚亚平通过中美资本市场对比指出,中国资本市场与美国有差距,要多造资产就需让更多钱流向创新领域,政府和基金从业者要营造好环境鼓励创新。

胡新高补充说,刚性兑付产品消失后,江浙沪传统企业老板开始接触股权投资。各大机构也因估值倒挂问题做早期延展,还布局了基于项目或行业细分的专项基金。

接下来是关于青岛如何打造财富创投及创业生态环境的建议环节。姚亚平觉得青岛已做很多努力,但要与其他大城市竞争好项目,需找到差异化竞争优势,包括税收优惠、城市治理、公司治理规范化、营商环境标准化等,还要活跃民间资本。林海卓从大学角度阐述,青岛有沿海优势和优秀本土企业,但大学氛围相对短板,可与外省市高校合作落地强势专业,构建研究院,吸引人才,形成青岛发展的第二总部概念。葛昊提出要有城市定位和吸引人才,吸引人才速度快,人才到了资本会跟进。傅磊建议依靠青岛的家电产业和港口优势,发展上下游产业,吸引创业公司。

最后,各位嘉宾用一句话做总结。傅磊祝愿青岛发展越来越好,希望有更多机会去青岛看项目。葛昊希望青岛把活动办下去,加大对创业的关注和投入。林海卓希望大会成为全球风险投资私募股权界排名第一的盛会,嘉宾都在青岛设基金。姚亚平希望更多人才和创业者被吸引到青岛就业创业。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