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的起伏:从巅峰到低谷的转折路

4次阅读

共计 255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十年前,消费者们绝对想不到曾经风光无限的 HTC 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曾经能与苹果抗衡、五五开水平的 HTC,今年 6 月虽然推出了专为元宇宙设计的手机,但依旧难掩其早已败落的事实。在今年年初,HTC 官方还承认在大陆地区已经不再销售手机,基本可以确认它在手机市场已无一战之力。从昔日安卓市场的领头羊,到如今被卖团队、卖专利、卖工厂,HTC 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就经历了如此巨变。而对比其昔日对手三星、苹果,现如今已成为全球手机产业中的巨头,无人不晓、无人不知。

在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的十几年中,很多小厂商都是昙花一现被抛在历史的尘埃里,像 HTC 这样的从巨头跌倒到如今这个境地,实在少见。那么,HTC 究竟犯了哪些错误,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从创始人到安卓之王:HTC 的崛起与转折

说起 HTC,就不得不提其创始人王雪红。她在创立 HTC 之前,已经白手起家,将盛威电子打造成世界第二大芯片企业,甚至一度威胁到英特尔的地位,但不幸被英特尔发起的专利战击败,让盛威电子瞬间陨灭。然而,王雪红并未被击倒,1997 年,她联合八位工程师共同创立了 HTC。起初,HTC 的主要业务也不是做手机,而是为全球多家厂商做代工。

随着经验积累,HTC 迎来了转折点——开始接单生产搭载 Windows CE 的掌上电脑。这款产品在市场上热卖,也让 HTC 迅速赢得了声誉。2001 年,全球掌上电脑出货量约为 300 万台,HTC 几乎包揽了其中一半,知名度大增。此外,HTC 与微软合作紧密,联合推出了早期的多普达智能手机,虽然未能在市场引起轰动,但为后续发展打下基础。2006 年,HTC 正式推出自有品牌智能手机,2008 年推出的 HTC Diamond 因为外形惊艳一度成为焦点,股价上涨,市值超越诺基亚,坚信自己在手机行业的地位被大大巩固。

随后,HTC 与谷歌合作推出的第一款安卓手机 HTC Dream(代号 G1)问世,开启了安卓时代的大门,HTC 也迎来了巅峰时刻。到了 2010 年,HTC 在全球出货量达 2460 万部,甚至在美国超越苹果和黑莓,成为市场标杆。同年,HTC 的销量高达 4300 万部,排名全球第四,在安卓品牌中居首,市值达到了 335 亿美元。那一年,王雪红也以 68 亿美元的身家成为台湾首富。

高速发展与激烈竞争:HTC 的辉煌与挑战

站稳脚跟后,HTC 加快了新品开发的步伐,2011 年单靠发布近 50 款不同型号的手机,迅速扩大市场影响。尽管如此,过多的产品线带来了“机海战术”,消费者容易眼花缭乱,且产品差异化不足,导致用户体验逐渐下降。这一策略虽然短期内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却也埋下了潜在问题。

面对国产手机的崛起,HTC 在 2012 年开始主动收缩产品线,推出了经典的 HTC One 系列,试图以高品质赢得市场。然而,随着小米、魅族等敌手以极高的性价比抢占市场份额,消费者的眼光逐渐被转移,HTC 的市场份额开始下滑。事实证明,单纯靠硬实力在激烈的竞争中难以胜出,营销策略的不足也成为制约因素。

到 2013 年,HTC 的市场表现更加惨淡。三星的 Galaxy S4 和苹果的 iPhone 5 的强势攻势让 HTC 几乎难以招架,销量急剧下滑。尽管推出 HTC One,但未能挽回败局,品牌影响力持续减弱。到 2018 年,HTC 选择关闭了线上渠道,逐渐远离公众视线。如今,HTC 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已低于 0.1%,与早年的 80% 市场占有率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扼腕叹息。

失败的原因:产品、品牌与供应链

HTC 的衰落主要源于三大原因:第一,产品线单一,技术薄弱。公司过于偏重中高端市场,忽视了利润丰厚的低端市场,一旦中高端市场遇挫,整体销售随之崩盘。第二,品牌形象未能深入人心。与苹果和三星相比,HTC 缺乏强烈的品牌符号,消费者对其认知模糊不清,使得竞争力大打折扣。第三,供应链问题严重依赖三星提供屏幕,一旦三星调整策略,HTC 将陷入产品线混乱的危机。事实上,三星曾改变供应策略,造成 HTC 产品线的巨大混乱,这无疑加速了其衰败。

归根结底,HTC 的问题在于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没有在行业变革中提前布局。相比之下,三星不断研发自己的系统和芯片,苹果包揽软硬件,形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而中国厂商在智能家居、硬件生态方面也不断突破,HTC 作为一个专注手机的“老好人”,在多元化布局方面明显不足。如此短视的策略让其在行业转折点上被甩开,最终陷入泥潭。

转战 VR:HTC 能否逆转命运?

2020 年,HTC 基本退出了智能手机市场,亏损达 13.8 亿美元,但这并未让它放弃希望。实际上,早在 2015 年,HTC 就已将重心放在 VR 领域,推出的 VIVE 虚拟头盔获得了不错的反响。经过几年的发展,VIVE 销量不断上升,2018 年全球出货达 20 万台,开启了产业链布局。至 2021 年,HTC 在全球 VR 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连续多年市场份额超 1 /3,2022 年产品出货量超过 6500 万台,成为 VR 行业的领头羊之一。

然而,VR 市场真的能救 HTC 吗?我认为未必。虽然 VR 行业潜力巨大,但目前还未迎来爆发。2019 年,全球 VR 销量仅 562 万台;2020 年有所增长,但仍然有限。2021 年,VR 销量达到 1100 万台,增长显著,但距离真正的产业普及仍有差距。要想在 VR 市场中占据优势,HTC 需要解决多方面的问题:首先,提高 VR 设备的便捷性和算力,特别是集成娱乐功能的自助一体机;其次,提升用户体验,比如刷新率和画质需达 4K 水准;第三,也是至关重要的——降低价格。目前 HTC 的 VR 头显起售价约 7000 元,最高售价超过 1 万两千元,远高于 Meta 的 Oculus Quest 系列。

数据显示,Meta 在全球 VR 市场份额已超过 50%,市场增长迅速,整体趋势对 HTC 十分不利。对比之下,HTC 的市场份额从 2020 年高点的近 30% 一路下滑,现在甚至被 Valve 等新势力追赶。虽然 VR 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但要想扭转局势,HTC 还需在产品创新、性价比提升、市场推广等方面继续努力。未来,能否借助自身技术积累再度崛起,尚待时间来验证。

总结来看,HTC 的起伏反映了行业的变迁与竞争的残酷。它曾凭借前瞻布局占领先机,但在市场变化中反应迟缓,没有及时调整策略,最终逐渐被边缘化。未来是否能在 VR 等新兴领域重获新生,仍有不少变数。HTC 的故事,也许正是在提醒行业:只有不断创新和注重长远规划,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