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动态速递:华为Mate50卫星通信首发,英伟达回应芯片禁令

11次阅读

共计 125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过去一周(8.28~9.3),全球科技领域发生了多项引人注目的新闻,涉及芯片出口限制、卫星通信技术突破、自动驾驶发展以及元宇宙商业前景等多个维度。

首先,美国政府对英伟达等芯片企业施加的出口限制引发了广泛关注。根据外媒报道,美国政府要求英伟达停止向中国出口两款高端人工智能芯片。对此,英伟达迅速作出回应,表示已获得开发 H100 芯片的许可,并确认可以继续支持 A100 芯片的相关服务至 2023 年 3 月。同时,美国政府允许 A100 和 H100 订单通过香港工厂完成物流运输,直到 2023 年 9 月 1 日。

华为 Mate50 引领卫星通信潮流

华为 Mate50 的发布成为科技界的焦点之一。据华为内部人士透露,该款手机将支持卫星通信功能,这标志着华为可能在苹果之前实现手机卫星通信技术的商业化。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在预热视频中提到,Mate50 将搭载“向上捅破天”的创新技术,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与此同时,苹果在 iPhone14 上的卫星通信功能仍面临商业模式挑战。据郭明錤分析,苹果已完成了硬件测试,但最终是否推出该功能还需与运营商协商解决盈利模式问题。若实现,最有可能合作的运营商将是 Globalstar。

三星广告暗讽苹果创新不足

在苹果新品发布会前夕,三星通过广告间接批评 iPhone14 缺乏创新。三星在宣传 Galaxy S22 Ultra 和 Z Flip4 时提到,苹果的新机虽提升了分辨率和拍照功能,但这些技术早已在三星手机上实现。此番言论无疑凸显了苹果与三星在市场竞争中的激烈程度。

自动驾驶与人工智能布局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提出,自动驾驶技术未来将优先普及 L4 级别而非 L3。他认为,L4 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够带来更显著的社会效益。此外,百度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收入稳健增长,李彦宏强调了理性面对困难的重要性,同时表达了对技术改变世界的坚定信念。

另一科技巨头联想则明确表示,未来没有造车计划,而是专注于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核心技术的研发。联想车计算实验室目前拥有约 50 名员工,计划年内扩展至 150 人。

元宇宙与虚拟电厂的崛起

元宇宙的发展潜力同样不容忽视。Facebook 母公司 Meta 的研究显示,到 2031 年,元宇宙技术有望为全球 GDP 贡献超 3 万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占比最高。国内方面,阿里云宣布启动张北超级智算中心,该中心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算力平台之一。

此外,虚拟电厂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快速发展契机。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国内首个此类机构的诞生,预计到 2030 年,其市场规模将突破 4500 亿元。

多领域创新成果涌现

在新产品领域,小米推出了具备多样化烹饪功能的机器人,旨在满足家庭日常需求。联想则首次展示了“远程替身”机器人 S1,该设备结合了元宇宙与工业机器人技术,为远程作业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同时,多家科技公司近期完成了重要融资。例如,国产高端 FPGA 芯片设计公司苏州异格技术完成 2.86 亿元天使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新品研发。而在资本市场,SpaceX 获得了 1 亿美元投资,继续推动其航天事业的发展。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