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65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新能源车月销成绩公布中,哪吒和零跑分别以 16017 辆、12525 辆位列前二,成绩亮眼。不过,零跑汽车低价走量,利润微薄,难以覆盖成本,2019 到 2021 年分别亏损 9.0 亿、11.0 亿、28.5 亿。好在 8 月 29 日,零跑拿到港股上市入场券。但上市后,零跑将面临更激烈竞争。
1. 零跑上市,赶个晚集
造车资金需求大,零跑赴港上市意在拓宽融资渠道。然而当前港股 IPO 处于低潮期,新能源板块也大幅调整,零跑错过行业和 IPO 最佳窗口期。国内造车新势力格局中,“蔚小理”居头部,哪吒威马紧追,身后还有巨头。零跑原计划 2021 年 IPO,却推迟一年,如今资本市场已变,想获资本追捧,零跑需拿出更有说服力的数据。
2.T03 是蜜糖也是砒霜
零跑首款车型 S01 定位“家庭第二辆车”,因市场不成熟,销量惨淡。第二款车型 T03 低价走量,助力零跑销量增长,2021 年销量超一万辆,带领零跑收入跨越式增长。但低价策略压缩利润空间,零跑汽车平均单车收入远低于小鹏。2019 到 2021 年,零跑毛利率为负,因规模效应未形成,成本降不下来。且智能汽车竞争点转变,定价低端的零跑在智能方面面临挑战。
3. 三年超越特斯拉?零跑领跑难
零跑汽车选择全域自研道路,相比其他新势力独具特色。全域自研能在供应链上有优势,如疫情期间受影响较小。但大量自研需资金和时间成本,零跑研发投入远低于“蔚小理”,导致部分技术落后,如芯片算力差距大。汽车品控方面,零跑也问题频出。创始人曾放狠话要三年超越特斯拉,但资金和研发是难题。零跑上市后,在业绩基本面给市场满意答卷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