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 50归来,剑指高端市场

13次阅读

共计 356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9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9 月 6 日,华为 Mate 50 系列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盛大召开,备受瞩目的 Mate 50 时隔两年荣耀回归。发布会前,因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预热时提及的“捅破天的技术”,引发广泛关注。

华为官方商城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6 日上午 11 点 30 分,Mate 50 预约人数高达 239 万。余承东在发布会上感慨,Mate 系列已走过十年历程,始终坚持极致、高端、创新,引领手机行业创新潮流,每一代都是华为尖端科技的结晶,“能够超越 Mate 的只有 Mate”。

“创新科技”是 Mate 50 系列的显著标签。据余承东介绍,该系列手机集成了“支持北斗卫星消息”“采用抗跌落能力更强的华为昆仑玻璃”“创新低电量应急模式”“首发超空间存储压缩技术”等众多黑科技。这无疑是手机厂商在高端市场激烈角逐的体现,各方都期望凭借前沿技术吸引更多用户。

发布会现场,余承东未提及 Mate 50 的芯片搭载情况。官方信息显示,Mate 50 和 Mate 50 Pro 搭载高通骁龙 8 +Gen1 4G 处理器。价格方面,Mate 50 起售价 4999 元,Mate50 Pro 起售价 6799 元,顶配华为 Mate50 RS 保时捷设计售价 12999 元,Mate50 E 起售价 3999 元。

今年 4 月,余承东在 Mate Xs 2 预热视频中透露,华为手机供应链已改善,正步入正轨。巧合的是,9 月 8 日凌晨,苹果将举办秋季新品发布会,推出 iPhone 14 系列、Apple Watch 8 等产品。有消息称,苹果可能在 iPhone 14 中加入卫星通信功能。

从 2019 年起,华为终端产品发布会的主角不再局限于手机。此次发布会除 Mate 50 系列旗舰新机外,还发布了首款纯电车型问界 M5 EV、新一代华为 Sound Joy 智能音箱、笔记本 MateBook E Go、MatePad Pro 平板等新品。

首款“捅破天”的大众智能手机

发布会前,余承东在 Mate 50 预热视频中宣称,该系列将采用“捅破天”的技术,引发 A 股卫星导航、通信设备板块涨停。9 月 6 日发布会揭开谜底:Mate 50 系列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硬件能力,是业界首款支持此功能的大众智能手机。

余承东解释,当身处荒漠无人区、出海遇险、地震救援等无地面网络信号环境时,借助卫星通信能力,可通过畅连 APP 发送文字和位置信息,与外界保持联系,还支持多条位置生成轨迹地图。尽管市场反响热烈,但有券商分析师认为该技术“应用场景有限”。

除卫星通信技术,Mate 50 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也有诸多创新。针对售后屏幕修复昂贵问题,Mate 50 系列首发华为自研的昆仑玻璃,坚韧性大幅提升。余承东介绍,昆仑玻璃含有亿亿级高强度纳米晶体,搭配复合离子强化注入技术,在玻璃表面形成微米级坚硬保护层,抗跌落能力提升至 10 倍,有效降低手机意外跌落损伤。

长续航一直是华为 Mate 系列的优势,Mate 50 系列也不例外。此外,该系列还推出“低电量应急模式”,在 1% 电量下智能启动聚能泵,可待机 3 小时或通话 12 分钟。

今年 7 月,华为发布移动影像新品牌“XMAGE”。此次 Mate50 系列首发搭载全新品牌华为影像 XMAGE。Mate 50 RS 保时捷设计搭载超光变影像系统,配备业界首款超微距长焦摄像头,首创双镜群长行程滑轴技术,实现 35 倍超级微距。

操作系统方面,Mate 50 系列首发搭载鸿蒙操作系统 3.0,简化日常交互。超级中转站支持用户暂存图片、文档、文字等信息,实现不同应用或设备间的拖拽、批量分享等。

发布会现场,余承东未透露 Mate 50 的备货量和预期销量。有券商分析师称获知的备货量为“600 万”,但机构对 Mate 50 系列信心不足,销量预期为“几百万台”,主要因这是 4G 手机。不过,有媒体报道 Mate 50 系列手机可通过配置 5G 手机壳成为“5G 手机”,其原理是手机壳内嵌 eSIM 芯片与 5G modem,实现手机网络 4G 升级为 5G。公开信息显示,Mate 50 系列的三款 5G 通信手机壳已入网工信部,型号分别为 SY108-618、SY108-658、SY108-688,生产企业为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线下渠道看,Mate 50 系列“高开”。华为手机渠道商李林表示,每次新品发布华为都会定首销日销量目标,“(Mate 50)分到我的货是 60 台,首销日目标是 20 台,截至发布会前一天,预定量已有 20 多台,首销日目标已完成”。

“理财产品”Mate 系列

发布会伊始,余承东回顾华为历代 Mate 系列手机及特色。在他看来,Mate 系列每一代产品都是华为尖端科技的集大成者。

有券商分析师认为,作为主打高端旗舰机的系列,Mate 系列对华为品牌形象和产品调性有支撑作用,相比更注重时尚设计、拍摄功能且贴近年轻人的 P 系列,Mate 系列更具商务范儿。

Mate 系列自诞生便特色鲜明、定位精准:主打超大屏及长续航的高端旗舰商务机。第一代 Mate 系列手机诞生于 2013 年初,采用 6.1 英寸大屏幕,搭载 4050mAh 大容量电池。一年后,Mate 2 发布,与上一代相比升级幅度不大,主要在处理器和相机方面改进,两款产品销量不佳,均为十几万台。

2014 年 9 月,Mate 7 登场,宣传语为“爵士人生”,确立了 Mate 系列在商务手机市场的地位。该手机采用指纹识别技术,华为是除苹果外最早使用此项技术的手机厂商,具有里程碑意义。

Mate 7 凭借对大屏、长续航、高性能的坚持与突破,上市后引发强烈反响,成为国产中高端手机的抢手货,后续溢价逼近千元,被炒成“理财产品”。Mate 7 主打价位为 2999 元的标准版和 3699 元的高配版,当时苹果推 iPhone 6,三星推出 Galaxy note4,定价均在 5000 元以上,华为的“聪明”定价使 Mate 7 在市场上缺乏强有力竞争对手。

据公开信息,Mate 7 最初预估出货量约 200 万台,发布时备了 130 万台现货,实际上市一年全球出货量接近 600 万台,且基本未降价销售。彼时,行业人士用“很像 iPhone”形容华为 Mate 7 的成功,周鸿祎和罗永浩在发布会上也对其赞不绝口。

自此,华为 Mate 系列一路高歌猛进。Mate 10 发布时,华为喊出“引领手机下一个十年”的口号。两年前,被誉为“史上最强 Mate”的 Mate 40 系列问世,主打软件创新,凭借多屏协同、超大文件闪传、智感支付等功能赢得好评。华为芯片“断供”消息传出后,Mate 40 因缺货出现溢价现象。李林表示,“Mate 系列的溢价基本 500 元起,保时捷这种高端机型溢价能达到 3000 元”,2020 年他也曾因 Mate 系列手机缺货获利。

毫无疑问,Mate 系列与 P 系列携手,让华为在中高端阵营站稳脚跟,有了与苹果在高端市场抗衡的底气。2017 年,华为手机首次成为中国市场出货量第一;2018 年,消费者业务首次超过运营商业务,成为公司收入占比最高的业务部门;2019 年,华为手机全球总出货量达 2.4 亿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全球手机市场份额位居第二。

华为手机的翻身仗?

两年前,能与苹果抗衡的国内手机品牌唯有华为。2020 年最后一个季度,华为因芯片供应问题在高端市场受挫。2020 年全年,华为手机出货量 1.89 亿台,同比下降 21.5%,市场份额 14.6%。

华为“被动退出”后,苹果趁机收割。第三方市场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数据显示,2021 年第二季度,华为在国内高端手机市场占有率为 19%,今年第二季度降至 11%。IDC 中国高级分析师郭天翔透露,今年上半年,国内 600 美元以上高端手机市场中,苹果占据 70.5% 的份额,优势明显。

从华为财报可看出消费者业务的紧迫感。2019 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在总收入中占比达 54.4%,历史性占据半壁江山;2022 年上半年,终端业务(消费者业务更名后)占比降至 33.6%,同比下滑 25.3%。

2021 年年初,市场传出“华为正在考虑出售手机业务”的传闻,华为多次辟谣,表示无出售手机业务计划。华为也在积极调整,寻找新的业务增长曲线。

4 月底,华为消费者业务更名为华为终端业务,全面进军商用市场。余承东表示,未来华为终端业务将覆盖消费产品和商用产品两大模块,消费产品聚焦服务大众消费者,商用产品专注服务政府及企业客户。

一年前,P50 发布时,李林寄予厚望:“华为的品牌大家还是很认的,能分到货就能赚钱。”时隔一年,李林对 P50 在线下渠道的表现评价为:反响平平。

“P50 是华为在 5G 芯片‘断供’后发布的第一款 4G 高端旗舰手机,热度不高,可能大家不太能接受。”李林介绍,在华为新发布的几款 4G 手机中,销量最好的是华为畅想 50,售价 1299 元起,是典型的“跑量”机型。

有券商分析师认为,仅有 4G 芯片难以稳固华为手机基本盘。一款仅支持 4G 的高端旗舰手机能否征服消费者,仍需时间检验。不过,郭明錤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华为 Mate 50 反响良好,将对其他国内高端手机市场产生鼓舞作用,有利于降低消费电子市场下行周期的影响。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