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创新与否对苹果影响不大

3次阅读

共计 307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自 iPhone 5 开始,苹果秋季发布会便固定在了 9 月第三周的星期二,除因疫情延后的 iPhone 12 外,概莫能外。然而此次,苹果公司破天荒地将发布会提前了一周时间。这一“小心思”被专栏作家 Tim Culpan 看穿,他觉得背后的“门道”实则是苹果独特的财政年度安排——苹果今年制定预算和计算收入的统计时间为去年 10 月至今年 9 月 24 日。这意味着,要是新产品提前发布,会有近一周的销售额被计入苹果今年的财政收入中。这对业绩表现欠佳的苹果而言,至关重要。

上个月,苹果公布了 2022 第三财季业绩报告,除 iPhone 外,其他产品线业绩全面下滑。堪称“一俊遮百丑”的 iPhone,已然是苹果公司的生命线。在此背景下,秋季发布会上推出的 iPhone 14,几乎就会成为决定苹果来年业绩的关键因素。

北京时间 9 月 8 日凌晨,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如期举行。1 个小时 40 分钟的发布会,苹果更新了三条产品线,分别是 Apple Watch S8、AirPods Pro 2 和 iPhone 14 系列。整体而言,可用“意料之中”来形容。

苹果并未如预测中那样涨价 15%,依旧延续了加量不加价的策略。有分析师称,此前传出的涨价消息或许只是在市场上的试探举动,倘若普遍涨价,尤其是走量的普通版本,最终销量可能会受影响。

今年变化最大的两款机型是 iPhone 14 Pro 和 iPhone 14 Pro Max:自 iPhone X 开始沿用多年的「刘海屏」改成了「药丸屏」。其实这一设计在安卓机上早就出现了,但苹果更进一步,为了削弱这一硬件局限带来的视觉阻碍,设计出了名为“灵动岛”的交互体验——这是苹果近年来少有的差异化亮点。

这次 iPhone 14 系列还取消了 mini 版本,依据 Counterpoint 数据,在 iPhone 13 系列中,iPhone 13 mini 销量占比仅为 5%,属于比较鸡肋的存在。除此之外,iPhone 14 系列就只是一些常规的更新,与 13 的差异不算大。

发布会结束后,有人为“灵动岛”的设计感到惊喜,也有人感叹还是“13 香”。iPhone 14 系列究竟能不能成为一款真正的畅销产品?或许我们能从过往的历代 iPhone 中,寻得一些线索。

2007 年初代 iPhone 问世,3.5 英寸的全屏幕,一个 home 键,与当时主流的带键盘手机形成了鲜明对比。不过那时还是功能机的天下,直到 2010 年 iPhone 4 出现,苹果手机才真正获得了世界的认可,连同 iPhone 4S,这两款乔布斯生前的作品,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接下来,iPhone 6 可能是有史以来销量最好的一个系列,销量达到了 2.224 亿部。在这一系列中,iPhone 对手机外观进行了大幅改动,采用圆角设计、更轻薄的机身,同时也让苹果开启了双旗舰时代(首次设置了 Plus 机型)。

2017 年是 iPhone 诞生 10 周年的节点,苹果迎来一次较大的变革,推出的 iPhone X 系列,首次使用了刘海屏,完全取消了 Home 键,并有 Face ID 作为全新的解锁方式。

在 iPhone 6 之后,销售情况最佳的一款机型当属去年发布的 iPhone 13。据 Canalys 数据,iPhone 13 系列在今年一季度占据了全球 2 / 3 的高端手机市场,第二季度,苹果手机出货量为 1890 万部,占据 52% 的市场份额,其中 iPhone 13 的销量,十分突出。

国产手机在高端市场的失利,加上 iPhone 13 力度较大的折扣,都让这一系列成为了绝对的畅销款。

实际上梳理后会发现,iPhone 在消费市场取得成功,早已不再依赖技术层面的重大创新,所以才会出现业内年年吐槽苹果挤牙膏、没创新的局面。能获得高销量的机型,要么是凭借外型、配色等高识别度的特征取胜,要么就是以价格取胜。

以此标准来衡量 iPhone 14 系列,可以预见的是,配备了“灵动岛”设计的 Pro 系列,或许会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iPhone 还能继续拉动苹果的业绩增长吗?

关于 iPhone 14 的销量,发布会开始前就已有不少人进行预测。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曾通过海外社交平台表示,据他对中国经销商、零售商和黄牛的调查,中国市场对 iPhone 14 的需求可能会强于 iPhone 13,原因是上述人群为 iPhone 14 支付了“有史以来最多的预付定金”。

另外,据零组件供应商与电子制造服务厂商预估,今年下半年 iPhone 14 出货量约为 1 亿支。其中,中国市场对 iPhone 14 系列的需求可能高于预期。

当然,也有人保持了相对的谨慎。潮电智库董事长孙燕飚就认为,iPhone 13 的热销周期维持了 9 个月左右,这是“特定时期”的特殊现象。“预计 iPhone 14 的热销周期或将维持 5 个月左右,苹果在中国市场上再现 iPhone 13 的辉煌并不容易。”

不论专家的分析、预测如何,至少在发布会开始前,苹果的供应商们就已忙得不可开交。据时代周报报道,大约半个月前开始,深圳观澜富士康工厂产能便开始快速提升,到发布会开始,已经接近产能峰值。该工厂近一个月的备货大致在 35 万部,主要是为了满足新品发布后的出货量。

最终结果尚不可知,但一年一度的苹果秋季发布会,以及最新的 iPhone 系列产品,总能成为电子消费市场的一针强心剂,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在行业低迷的当下,这场发布会来得很及时。

市场调研机构 CINNO Research 数据显示,2022 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约 1.34 亿部,同比下降 16.9%。放眼全球,手机市场的状况同样不容乐观。Canalys 相关数据显示,2022 年一、二季度期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同比下降 11%、9%,另据高通预测,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下降 5%。

整体市场不景气,身处其中的手机厂商日子也不好过。今年第二季度,国内市场除了荣耀,其他几家厂商都出现明显下滑,其中 vivo 出货量下滑 28%、OPPO 下滑 30%、小米下滑 16%。小米财报也表明,上半年,其手机销量同比减少了 2500 万。

在这种形势下,iPhone 的表现可谓如一股“逆潮流”般的存在。

根据苹果公司 2022 年第三财季(即 2022 自然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在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下滑、其他业务线均有所下降的情况下,苹果的手机业务依然保持着增长——2022 年第三财季销售额为 406.65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2.8%,好于预期的 388.5 亿美元。

毫无疑问,需求量居高不下的 iPhone 13 系列,不仅成了苹果业绩的救星,也是全球手机市场中的“另类(Canalys 的分析表述)”。

iPhone 13 系列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增长的销量,很大程度是因为高端手机市场受冲击较小。此前高通表示,目前受影响最严重的还是运行安卓系统的中低端手机。Counterpoint 相关数据也显示,二季度期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与整体同比下降 14% 相比,高端市场的销量仅下降 10%。

从此次发布的新品构成来看,苹果对走量款和高端款手机的区分度被进一步拉大,其把握高端市场主导权的意图也十分明显。去年下半年 iPhone 13 的出货量不到 7500 万,今年下半年 iPhone 14 的订单量大约是 9000 万,苹果的信心和野心,都不小。

高端市场用户消费力强、产品利润率高、品牌抗风险能力也会更强,这是行业共识。人人都想进军高端市场,但最终这片竞争激烈的领域,永远只能有少数企业占据优势。而苹果占了超过六成的高端市场份额。

至于 iPhone 14 系列,究竟是助力苹果继续稳固地位,还是会带来一定的风险,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不过,在当下电子消费市场低迷的状态下,行业太需要有人站出来,提振士气和信心,只有整个市场形势好转,身处其中的参与者才能普遍受益。

哪怕这个信心是来自于“行业公敌”苹果。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