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02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生活中,当面临大学毕业后租房子,想用大尺寸显示设备观看影视娱乐节目时,买投影仪还是电视成了不少人纠结的问题。有人觉得投影仪对空间要求低,占用空间小,适合面积不大的出租屋;但也有人指出,投影仪在性能、画面成像质量和音质方面远不如同价位电视,而且所谓的节约空间,实际操作起来并不简单,要找合适摆放位置、墙面挂幕布,还得考虑距离。
综合来看,投影仪初看优点多,细看麻烦也不少。从销量数据就能看出这种矛盾性,尽管经过多年发展,投影仪年总销量仍停留在“百万”级别,为 470 万台(数据来源自 IDC)。其主要对手电视,虽然在 2021 年销量创下 12 年新低,跌至 3850 万台,但数量级上仍远超投影仪。
不过,2021 年末兴起的露营热潮给投影仪带来了“逆袭”机会。因其易于携带、能在有限空间投影大尺寸画面的特性,成为露营场景下最合适的大屏显示产品。在众多因素推动下,2022 年上半年家用投影仪产品销量显著提升,仅半年销量便突破 300 万台,同比增长率达 30% 以上(奥维云网数据)。
投影仪销量增长,除了露营热潮的助推,也和产品自身功能进化与体验提升有关。不然,也难以抓住机遇实现增长。但投影仪要从小众走向大众,还有很多困难需克服,真正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才是其持续发力的最终方向。
能火起来,投影仪的确有“两把刷子”
“热销”是投影仪产品近半年的关键词,因其基本盘不大,所以增幅可观。除奥维云网数据外,IDC 也表示家用投影仪未来几年有望保持 8%-10% 的速度增长,成为影视娱乐家电产品中的黑马。8 月,自媒体“后浪研究院”对 952 名年轻人进行消费行为喜好调查,投影仪成为这批年轻人中“最想买”的新潮产品,占比达 25.4%。虽报告未明确年轻人青睐投影仪的具体原因,但从产品特性可分析一二。
首先,投影仪凭借“投影”功能,在主机体积不大的情况下能实现大尺寸观影效果,主流家用投影仪用小小体积投影出几十甚至一百英寸画面不在话下,这对居住、生活空间不大却有大尺寸观影需求的年轻消费者颇具吸引力。
其次,投影仪产品不断迭代,如今面向消费市场的主力产品均已完成智能化改造,不再是过去在教室里调试半天的“老古董”。借助各种“OS”、定制系统,可轻松实现自动梯形校正、自动对焦或自动调整亮度等操作,“简单易上手”是其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迅速走红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投影仪产品在画质、分辨率上全面提升,让观影体验从过去挑环境、光线、幕布,变成在大多数场景中都有不错表现,整体体验明显提升。
可见,投影仪产品能在年轻人甚至大众群体中走红并非偶然,关键在于自身产品力不断提升,短板不断改善。露营热潮下受到追捧,对投影仪厂商来说或许是意外之喜,可总结为“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但另一方面,尽管投影仪的观影短板、操作短板已得到较好优化,在传统大屏幕显示设备面前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仍需较高素质幕布才能获得不错成像画质,扬声器等方面的短板,使其在常规场景中面对智能电视等主要竞争对手时,竞争力不足。
谈及未来,投影仪是否值得为露营“折腰”?
目前投影仪产品有一些主流演进方向。对部分厂商来说,功能创新是打造差异化竞争的主要手段。长期以来,投影仪产品在功能体验上存在短板,比如调对焦麻烦,对焦距离远对使用空间要求高。坚果在新品上主推“超短焦投影”功能升级,投射 100 英寸画面只需 38 厘米垂直空间,较好实现了功能和体验的差异化。
市场巨头极米则“传统地”将画质作为主打卖点。如在 H5 新品上,极米以亮度和色彩表现作为主要介绍卖点,强调和过往产品、竞品相比在体验上的提升。画质提升一直是投影仪厂商的主攻方向,是所有厂商共同课题,只是有些厂商做得更好更用心。
小雷查看新品宣传资料时发现,当贝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强调小体积。据介绍,当贝 NEW D3X 在保障基础体验的情况下,成功将机身小型化至单手可轻松托起,小巧尺寸让出游携带投影仪成为可能。
但要注意,投影仪厂商迭代产品时不会只侧重某一个层面提升,无论是小型化、提升功能还是画质,都是同时进行的,只是某些产品会有侧重。所以综合来看,投影仪厂商的竞争都在同一赛道,卷画质、卷功能,难以做出太多差异化。
那么,露营热潮会是新机遇吗?个人认为,可能催生出一些细分赛道中的产品,但对投影仪产品整个大方向影响不大。比如,露营热潮会促使某些厂商针对这一场景推出更小型化、更易携带甚至自带电源的产品,不过因成本、结构限制,可能会在成像质量、投影尺寸上做阉割。小雷记得以前摩托罗拉手机还推出过投影仪模块,让手机化身小型投影仪,满足业余场景观影需求。或许,主流投影仪厂商也会推出类似小型化产品,只需一个小背包、一张小幕布,就能带着投影仪,在河边、草地等优美环境中围聚看节目。
但在大赛道方面,画质不断提升、功能不断优化、系统更加易用依然是主流演进方向,也就是说投影仪在可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以家庭作为核心场景。或许,投影仪从 B 端到 C 端,其使命始终是进入家庭、取代传统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