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57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日,据媒体报道,芯片行业领军企业英伟达正与 AI 云服务公司 Lepton AI 就收购事宜展开谈判,交易金额预计达数亿美元。此消息迅速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英伟达在 AI 生态布局中的又一重要动作。
如果收购顺利完成,英伟达将进一步巩固其在 AI 计算服务领域的优势,应对来自云服务巨头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近年来,亚马逊、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纷纷自主研发芯片,并以更具吸引力的价格提供服务,这对英伟达构成了不小的挑战。
从硬件到云服务的战略延伸
早在 2023 年,英伟达推出了名为 DGX Cloud 的云服务项目,该服务依托于其他云平台构建,采用租赁模式,即云服务提供商租用英伟达的服务器并对外销售,而英伟达则专注于为企业客户提供高性能的 GPU 超级计算机。目前,Google、Microsoft、Oracle 和 AWS 等均为其合作伙伴,其中 AWS 直至 2024 年 12 月才开始启用这一方案。
这种模式使英伟达得以绕开直接建设云计算平台的风险,同时又能从云厂商处获取稳定收益。数据显示,英伟达 2024 年 11 月的财报显示,其数据中心销售额中约有一半来自云服务提供商,同比增长超过两倍。
与此同时,英伟达也在积极拓展自身的云和软件业务,通过直接向企业出租配备英伟达芯片的服务器,并配套提供开发 AI 模型所需的软件工具,逐步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链条。财报还显示,英伟达的软件和服务相关收入已达到 15 亿美元的年度水平。
聚焦 Lepton AI 的独特价值
成立于 2023 年的 Lepton AI 虽成立时间不长,但凭借强大的技术团队和创新的产品理念,迅速崭露头角。该公司并未涉足硬件制造,而是专注于从云服务提供商处租赁基于英伟达 GPU 的服务器,再将其租给终端用户,同时提供高效的机器学习管理平台。
目前,Lepton AI 拥有约 20 名员工,主要服务于游戏初创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客户群体,每月收入约为 1250 万美元,年化收入接近 1.5 亿美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Lepton AI 的联合创始人贾扬清是全球 AI 架构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曾主导开发了深度学习框架 Caffe,并参与了 TensorFlow、Pytorch 等知名项目的研发工作。
在近期发布的 GPU 云服务提供商排行榜中,Lepton AI 的表现令人瞩目,其排名甚至超越了一些老牌企业,与 Oracle、Microsoft Azure 等齐平。此外,Lepton AI 的技术实力也让其在服务器租赁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与另一家同行 Together AI 形成了竞争态势。
收购背后的战略意图
对于英伟达而言,收购 Lepton AI 不仅仅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更是为了实现其在云市场和企业软件领域的长远目标。通过此次收购,英伟达能够进一步打通“芯片 + 云基础设施”的全链条,打造类似亚马逊或谷歌那样的垂直整合模式,从而掌控整个 AI 计算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
英伟达的云与软件业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目标是通过提供涵盖硬件、软件及云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最终实现高达 1500 亿美元的年收入规模。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英伟达当前的整体营收或亚马逊 AWS 的年度业绩,显示出英伟达对该领域的巨大期望。
除了强化市场地位外,收购 Lepton AI 还将助力英伟达吸收先进的技术能力,吸引更多顶尖人才,同时优化运营成本结构。更重要的是,此举符合英伟达一贯以来通过并购扩展 AI 生态系统的战略方针,比如近期对合成数据初创公司 Gretel 的收购。
挑战与争议
尽管收购计划看似顺理成章,但也引发了部分质疑。知名投资人吉姆·查诺斯指出,英伟达此举可能反映出某些隐忧,如库存管理或财务风险等问题。不过,也有观点认为,Lepton AI 并非简单的转售商,而是以租赁为核心业务,更接近于软件服务商的角色。
无论结果如何,此次收购传闻已经彰显出英伟达向全面 AI 基础设施服务商转型的决心。未来,英伟达或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其在 AI 产业链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