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37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美国高铁的建设进程长期停滞不前,这一现象令人深思。从 2008 年加州高铁项目启动至今,历经十余载,该工程仍停留在纸面上,即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加州高铁,也远未达到预期目标。
加州高铁计划最初由时任州长施瓦辛格提出,旨在通过高速铁路连接旧金山与洛杉矶,缩短两地通行时间至两个半小时。然而,这一愿景并未实现。尽管奥巴马总统曾在 2009 年拨款 35 亿美元支持该项目,但随着共和党掌控国会,资金链中断,工程陷入停滞。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更是直接取消了部分联邦拨款。直至 2021 年拜登政府上任,被冻结的拨款才得以恢复。
回顾历史,美国曾是全球领先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国。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美国铁路建设速度惊人,一度占据全球铁路里程的一半以上。然而,如今的美国却在修建一条 1000 多公里的高铁线上遭遇重重困难。
政治博弈的代价
美国高铁建设的首要障碍是其独特的两党制政治体系。民主党倾向支持大型基建项目,而共和党则主张减少政府干预。这种分歧导致高铁项目屡遭波折。每当民主党执政,项目便能获得一定支持,而共和党上台后,则千方百计加以阻挠。例如,加州高铁在奥巴马和拜登时期获得联邦拨款,但在特朗普任内却受到严厉批评,甚至被贴上“绿色灾难”的标签。
此外,美国两党政治斗争日益激烈,导致跨党派合作愈发困难。艾森豪威尔时代的政治环境相对简单,他能够顺利推进州际公路计划,而现代美国的两党对立局面显然更为复杂。这种分裂的政治生态,使得高铁项目难以获得持续稳定的政策支持。
地方利益的掣肘
除了政治因素,加州高铁项目还深受地方利益的影响。美国实行联邦制,各州和地方政府拥有较大自主权。在高铁规划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路线设计提出修改意见。例如,为了争取帕姆代尔地区的支持,项目不得不绕道,导致线路延长和成本上升。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地区同样存在,使得整个项目效率低下。
此外,普通民众也对高铁项目提出了诸多诉讼,迫使项目方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法律应对。这些诉讼不仅增加了时间和资金成本,还进一步延缓了工程进度。
行业巨头的暗中阻挠
除了显而易见的政治和地方利益冲突,还有一种更隐蔽的力量在幕后操作。例如,石油、航空和汽车行业巨头,如埃克森美孚、西南航空等,对高铁的发展持强烈反对态度。高铁的普及将显著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并削弱航空业的竞争力,这对这些行业的利益构成了直接威胁。
以科氏工业集团为例,这家非上市公司在全球能源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奥巴马政府推动低碳政策时,科氏集团迅速反应,通过其庞大的“章鱼”网络展开游说活动。这一网络覆盖多个公共政策组织、智库和学术项目,通过发布研究报告等方式,对相关政策提出质疑。这种隐形力量的存在,使得高铁项目面临更大的挑战。
相比之下,艾森豪威尔时期的州际公路计划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其符合了汽车和石油行业的利益。而当前的高铁项目显然未能获得类似的支持。
一线希望
尽管面临多重困难,加州高铁项目近期迎来了一丝转机。今年 7 月,项目终于获得了首段建设所需的资金和法律批准,完成了 40 多亿美元的融资。这笔资金将用于建设全长 275 公里的默塞德 - 贝克斯菲尔德中央山谷高速线北段。这一进展或许标志着美国高铁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然而,要想彻底改变现状,美国还需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包括政治分裂、地方利益保护以及行业巨头的干扰。只有克服这些障碍,才能让高铁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