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18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随着 AIGC 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行业也迎来了一场从工具到理念的重大变革。如今,AI 已经催生了包括智能备课系统、虚拟现实教学工具、以及自适应学习平台在内的多种教育产品。这些新型产品不仅提升了学习效率,还重塑了“师 - 生 - 机”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AI 学习机因其在辅导孩子作业上的便捷性,被众多家长誉为省心的“神器”。从 300 元到 1 万元不等的价格,使得家长们在选择时更加谨慎。根据洛图科技的数据,到 2024 年,中国学习平板市场销量已达 592.3 万台,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 37.6%。预计在 2025 年,销量将再创新高,达到 713.7 万台。
那么,这些 AI 学习机在时代的浪潮中所反映出的变化究竟是什么?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AI 学习机产业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各个参与者又该如何突破重围?
AI 学习机重塑教育模式
古人常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可见,教育一直是中国人非常重视的领域。历经“家学继承”、“师徒传承”到现代各类学校,中国的教育模式也不断进步,逐渐朝着普及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辅助工具也从校园走向了家庭。
上世纪 90 年代,小霸王等学习机和电子词典开始流行。那时的产品主要用于单向的知识传递,例如文曲星的单词查询以及小霸王的打字练习,用户体验相对简单,主要目的是辅助学科知识的学习。随着时间推移,教育硬件逐渐多样化,像点读机这样的产品也应运而生,但同样缺乏互动性质,基本只提供教材同步音频。
与此同时,线下的课外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高昂的费用让许多家庭承受不起。自 2021 年起,AI 技术逐渐与生活相结合,让智能硬件行业焕发了新的生机,推动教育硬件朝着更个性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不少家庭的“必备神器”。
来自一位双职工家庭的妈妈李然表示,学习机的一个显著优势在于“专注学习”,它能提供相对安静的环境。虽然一部高价学习机看似不便,但比起线下辅导班的费用,性价比仍较高。而新晋妈妈丁丽则看重学习机的辅导功能和练习的实用性,认为 AI 辅导在多样化题型中更能帮助孩子。
一位私立学校的优秀教师在使用学而思学习机后惊叹,AI 的精准学功能能够在几分钟内识别学生的薄弱点,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借助 AI 学习机,家长们不仅解决了辅导难题,还促进了教育行业品质教学的提升。
厂家多元化,市场乱象并存
随着国家对于人工智能的重视,AI 教育硬件的需求也在攀升。如今,除了传统的硬件厂商,大量新兴企业加入到这一领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
许多互联网巨头也开始发力市场,如百度推出的小度智能音箱及 AI 学习机,科大讯飞则从 B 端转向 C 端市场。网易有道在在线翻译基础上转向智能教育硬件。这些科技巨头都是立足用户体验与技术革新,重定义了 AI 教育硬件的概念。
教培机构也没有缺席,许多开始整合“数据 + 场景”的逻辑,推出自己的智能硬件,如学而思学习机已经建立起完整的智能硬件矩阵,得到了市场认可。与此同时,猿辅导和作业帮等教育公司也纷纷推出各自的智能产品。通过将传统教培的知识体系、学情模型等转化为智能交互能力,各机构逐渐掌握了这一领域的门径。
比如,AI 学习机市场已经出现硬件派(如步步高、读书郎)、科技派(如百度、科大讯飞)与教培系(如学而思、猿辅导)的明显分界。尽管热闹,市场却缺乏单一的领导者,而行业规范建设滞后,也显露出一些问题。
在“高价低配”的现象中,一些品牌学习机因蓝光表现差被投诉。在 2021-2024 年间,有多批次学习机被市场监管机构抽检,其中甚至包括知名品牌产品。而产品同质化现象也较为严重,许多 AI 学习机几乎都在复制 AI 精准学、翻拍解题等标准功能。但消费者反馈却是,部分产品过于机械,缺乏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智能化水平低,往往无法跟企业教师相比。
不少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吐槽,数千元的 AI 学习机反倒帮不了孩子,出现批改结果完全错误的现象。比如,孩子明明答案正确,却被圈出为错题,用户更是怀疑功能的有效性。
这使得 AI 学习机在一些家长眼中成了“智商税”产品。如何破局,成为整个行业当前最大的问题。
前路在哪里
如今,AI 学习机正经历着由蛮横生长到价值重构的转变,谁能真正提供优质产品、解决学习痛点,谁将成为行业的胜者。
最近,学而思、网易有道等头部机构纷纷接入 DeepSeek 大模型,这一做法引起了广泛关注。借助 DeepSeek 等开源模型,AI 教育硬件竞争即将进入新阶段。网易有道推出的“全面屏答疑词典笔”利用 DeepSeek-R1 推理模型,为学科难题提供了全新解法。这些产品将逐步推出更新功能,更好地服务学生。
更令人期待的是,国内自研的大模型与 DeepSeek 的结合,可能会极大提升 AI 智能硬件功能。例如,学而思旗舰机型通过“小思”智能助手,结合百科问答和教育专属功能,如拍搜、答疑等,能迅速找出学生薄弱环节,并个性化推荐学习路径,极大提高学习效率。
与此同时,内容与硬件的深度协作也成了厂商竞争的一个焦点。比如,科大讯飞推出的 AI 学习机,配备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编程的智能工具,将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学而思则围绕“产品力”理念,进行了内容升级,推出了大量新题型及教学资源,提升学习体验。各家企业都在通过大数据来实现内容优化,以提高精准度。
随着大模型、内容与硬件的深切融合,AI 教育硬件有望在未来打破场景界限,成为无处不在的学习载体。在此背景下,一些跟不上的企业将可能被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