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11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上世纪 80 年代,电影《终结者》以未来机器人形象震撼了观众,而今,这一设想正逐渐步入现实。2024 年,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了一波发展高潮,从春晚舞台上的精彩表现到日常商业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它们正以独特魅力吸引着大众的目光。
春节期间,宇树科技推出的 G1 人形机器人因其武术动作升级而再度引起关注。与此同时,国际巨头特斯拉的“擎天柱”也凭借一系列创新动作展示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进步。这些突破不仅让人们看到未来应用的可能性,也点燃了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租赁服务的需求。
随着市场需求的激增,租赁服务成为了一个热门领域。据业内人士介绍,当前市场上人形机器人供不应求,尤其是在节假日高峰期,许多商家不得不提前数周预订。任娜所在的租赁公司仅有四台 G1 机器人,但其排期已满至 3 月中旬。她提到,即使是基础的挥手、转身动作,人形机器人的租赁费用仍高达 25000 元 / 天,且价格仍有上涨趋势。
相比之下,一些小型企业选择从价格更低的机器狗入手,例如宇树科技的 Go2 系列。这类产品的租赁费用仅为 200 元 / 只 / 天,且操作简便,非常适合预算有限的商家。然而,尽管机器狗的价格亲民,其表演形式依然需要精心设计,例如搭配舞狮、舞龙等元素,才能吸引更多目光。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的火爆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人形机器人的外观与人类相似,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其功能也在逐步丰富。然而,高昂的成本仍是制约其普及的主要障碍。以宇树科技为例,其 G1 人形机器人的起售价为 9.9 万元,而 Go2 机器狗的价格也接近 1 万元,这使得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
面对这一现状,行业内部正在努力降低成本。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随着技术的成熟,人形机器人的租赁成本正以每年 37% 的速度下降。他的目标是让机器人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甚至取代人力完成广场舞等休闲活动。而马斯克也提出了类似愿景,希望未来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机器人助手。
从行业整体来看,人形机器人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2024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 27.6 亿元,预计到 2030 年将达到千亿元级别。此外,国内相关企业的数量也从 2014 年的 1.33 万家增长到 2023 年的 17.85 万家,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
不过,现阶段人形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场景仍集中在工业领域,例如工厂流水线、银行客服等。而在家庭和个人使用方面,其功能还需进一步优化,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例如,能够烹饪、清洁、陪伴的多功能机器人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这场人形机器人热潮不仅仅是技术的竞争,更是对未来生产力的探索。从科幻小说中的想象到现实生活中的实践,这一领域的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对于从业者而言,这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