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竞逐DeepSeek,AI变革下的战略抉择

4次阅读

共计 123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自家云平台完成 DeepSeek 部署后,科技大厂们有了新动作。阿里旗下钉钉全面接入,微信搜一搜灰度测试接入 DeepSeek R1 满血版模型,百度搜索官宣全面接入且 24 小时内全量上线。腾讯和百度将其引入自家核心 APP,百度引发较大争议,这一现象是大厂战略转变与对未来的押注。

互联网巨头竞逐

腾讯拥抱 DeepSeek 动作果断。微信灰度测试上线基于 DeepSeek-R1 的“AI 搜索”功能,此前腾讯自家大模型都未如此。腾讯坚持应用体验优先,在优秀大模型体验出现前未轻易行动,此次高调操作展现积极拥抱优质 AI 策略。腾讯还是唯一在自家大模型产品中直接接入 DeepSeek 的大厂,腾讯地图、QQ 音乐、腾讯文档等产品已快速接入。

腾讯施压下,百度搜索跟进接入 DeepSeek 被视为积极求变信号。此前百度改变大模型发展路线,文心一言免费且走向开源。百度搜索接入一方面是应对微信搜一搜 AI 化压力,另一方面是稳住搜索基本盘,保证业务稳定,同时文心智能体平台、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也接入了 DeepSeek。

字节在接入 DeepSeek 问题上较为保守。字节系业务侧产品中,仅有飞书官宣上线,且入口极为隐藏。这可能是因为字节自信自家研发人员能在有限时间内让自研模型达到或超越 DeepSeek 水平,毕竟此前豆包曾领先。

改变互联网格局

大厂争先恐后接入 DeepSeek,既是看到技术趋势变化,也是想在 AI 持久战中建立阶段性优势。在云服务市场,其热度和低成本优势成为突破口,能巩固市场、吸引新客户。

这场“硬仗”重点在应用场景。马化腾表示,工业革命中电灯泡早拿出一个月不重要,关键是底层算法、算力、数据及场景落地。AI 搜索是代表性产物,此前 AI 搜索产品因答案不准确等难以撼动谷歌和百度搜索地位,但 DeepSeek 打破平衡,腾讯推出微信 AI 搜索,百度跟进,引发行业轰动,意味着 AI 搜索时代到来,将改变用户搜索方式和互联网行业。

微信和百度搜索只是代表,未来短视频、图文、社交等巨量流量平台都是 AI 改造重点。好用的大模型将成留住用户必要条件,大厂需思考如何将出色 AI 大模型落地自家产品。

AI 生态下最优解

过去两年大模型给传统应用带来体验升级,让人们认同应用值得用大模型重做。腾讯通过让多款产品接入 DeepSeek,扭转外界对其在大模型领域的看法,成为拥有后发优势的玩家。这印证在现有应用基础上融入 AI 能力是当下 AI 落地实际选择,未来可能出现 DeepSeek 输出技术、大厂输出应用和场景的新模式。

大厂借助出色开源模型可完成私有化部署,弥补技术短板、提升产品体验、创新功能,如微信和百度接入 DeepSeek 后新增深度分析能力实现产品升级。但率先接入不代表领先,搜索领域竞争还需优质内容供给。

大模型更利好头部玩家,大厂能轻松为产品加 AI 功能提高业务协同效率、创造差异化优势。不过“DeepSeek 接入潮”可能带来技术同质化问题,企业需比同行快或实行定制化、差异化留存策略,这场变革考验企业多方面能力,大厂的选择值得耐心观察。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