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80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08 年,丁香园创始人在杭州创业时遭遇至暗时刻,全球金融危机下,资金链断裂、团队面临解散。关键时刻,杭州市科技局伸出援手,帮助获得 100 万元贷款,企业重获生机。如今,当“为什么是杭州”的追问频出,这位与杭州共成长二十年的创业者,带来 22 条实战经验,解码城市营商密码。
与政府打交道
在杭州与各级政府打交道并不难,无需喝酒拉关系。该办的事会办好,不该办的也会解释原因。浙江人民大多酒量一般(绍兴除外),逢年过节发微信问候即可,不发也无妨。遇到推诿、没担当的官员极少,印象中在 3% 以内,绝大多数都很不错。
选择招商区域
杭州各区招商条件各有优势,选择时要花时间了解产业生态,与自身契合度越高越好,包括人才、资金获取及上下游互补等方面。重点关注当地政府服务理念、承诺兑现、主动服务及“有求必应”情况,可向同区企业打听后再做决定。比如滨江区侧重高科技创新企业,服务意识好,“宇树科技”就在滨江。
应对招商政策问题
若招商局答应的条件未完全兑现,选择合适区域落地很关键。任务指标未完成时,招商局会按“指标完成率”折算兑现,有疑问可直接询问,他们会答复。
经信与发改部门
经信是“企业保姆”,与中小企业对接多,提供政策信息丰富,能了解行业政策、产业政策、申报通知等,还推动政策落地、对接产业链合作、协助解决企业困难。发改是“带头大哥”,制定实施经济发展规划,出台产业政策,帮助企业上市、融资,负责重大项目审批备案,牵头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企业做大后的对接
企业做大后,经信和发改一方面会主动接触,有需要也会上门拜访;另一方面,可通过产业平台、街道“区域发展办”等主动对接,如滨江区的“产业社区”“暖企小站”。对接后可询问是否有匹配的“企业群”,能获取最新政策信息,还有工作人员解答问题。
税务稽查相关
被税务稽查抽中会收到通知及风险提示,针对风险点认真准备,当作税法学习和财务检查。同一企业主体一般三年不被重复抽到。查出问题别紧张,与稽查员保持沟通,理解不到位的条款请其解读,积极整改,有争议可申诉,杭州政府宽容,“放水养鱼”。
获取政策渠道
获取税优政策可通过钉钉通知(浙江税务征纳沟通平台)、短信通知(省、市、区税务局)、官网公告(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公众号公告(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税务、杭州税务)、电话咨询(12366 纳税服务热线、税管员)。获取财政补贴政策可通过官方网站(杭州市政府、财政局、发改委、经信局等)、“亲清在线平台”、官方公众号(浙江发布、杭州发布等)、各级政务服务中心。
政策兑现问题
目前未遇到税优或财政补贴被拖欠情况,滨江区政府兑现承诺。若未收到,可联系企业税务专管员,他们有“首问责任制”,会给予答复。
办事便捷性
“浙里办”APP、浙江政务网、杭州亲清在线等平台让很多事情能在线办完,一次都不跑。缺材料可快递补齐,复杂事儿提前了解或沟通,避免现场卡壳。
政企座谈会准备
政企座谈会上每家发言 5 – 7 分钟,准备 900 – 1200 字文字稿,按“企业特色 – 目前问题 – 意见建议”顺序组织,“企业特色”适度吹牛,不超 10%,别夸大,经信发改能看到企业数据。
座谈会发言时间不足
发言时间不够可带 4 – 5 页附加材料,会后交给对方,他们会加微信并反馈答复。
向政府提诉求
直接说诉求,别兜圈子,只要符合条件和政策,政府会办理,不符合也会解释原因。
政府上门走访准备
政府会先约时间,确定后会沟通走访目的并请准备材料和诉求。当天无需迎来送往,准备点水即可,不用水果点心,一小时结束。
参加行业协会或商会
参加 1 – 2 个区里的行业协会或商会有必要,会员可交流、了解政策动向、提出共性问题建议、开展业务合作,还能参加政府活动,结识经信发改人员。
知识产权保护
遇到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难题,政府会支持,组织座谈会、研讨会、培训,组建工作站,提供帮扶方案,重大疑难案件也可要求督办。
业务监管沟通
杭州政府支持企业,监管为保障合规经营,秉持“放水养鱼”。可第一时间对接监管科处,一般问题线上沟通,复杂问题线下约见面或喊上门,他们遵循“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原则。
人才房问题
杭州人才房抢手,摇不到可通过企业内推(了解企业人才房指标)、积极参与自助摇号(近两年中签率上升)、申请租房补贴、购房补贴、公租房等方式解决。
政府对口单位换人影响
杭州各级政府服务企业理念传承,不因人员更换而改变,企业做好主业、合规经营、用好政策是关键,亲清关系基于相互信任、尊重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