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或重操旧业做手机,AI硬件发展引关注

16次阅读

共计 259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AI 渗透硬件领域,智能手机角色转变

计算机先驱阿伦·凯曾言:“那些真正在意软件的人,会自己做硬件”。确实,AI 正渗透到各个硬件领域,不断发掘应用场景,它并非单纯的软件植入,为配合大模型,硬件形态也发生了变化。智能手机原本只是集通信、娱乐、工作于一体的工具,到了 AI 时代,它正变成大模型的载体,或者说,因 AI 的出现,智能手机变得更“智能”。

罗永浩锚定 AI 硬件,引发粉丝期待

4 年前,坚果手机业务调整,字节跳动将原锤子科技团队组建的新石实验室并入教育硬件团队,坚果(锤子)手机倒在 AI 时代爆发前夕,令人惋惜。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经历完“真还传”后,锚定了下一个创业方向——AI 硬件。最近他和网友的互动,让老粉丝心里泛起涟漪。一位坚果手机忠实用户表示从 2014 年 5 月 20 日开始陆续换了 T1、坚果 R1、坚果 R2,目前 R2 坚持不住了,因锤子科技不出手机,估计下一台要换小米手机。他的动态获罗永浩关注,罗永浩回应称“不好说,单纯再去做手机,是没有意义的,但为了 AIOS……”,还引用了阿伦·凯的名言。下方网友评论称“真的吗?我要漂亮的”,得到罗永浩肯定回复:“嗯,漂亮只是基本功。”这一系列回应勾起大家期待,难道罗永浩会为了 AIOS 再投身“非传统”智能手机赛道?

魅族 All in AI,AI 设备蓝图初现

魅族手机的一次战略转身令人印象深刻。2024 年 2 月 18 日,魅族手机官宣停止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All in AI 打造 AI Device(AI 设备),并用 AI 重构 Flyme 系统。随后发布的魅族 21 PRO,官方称其为“AI 终端”。同时魅族还提到了各种 AI 化战略,包括但不限于去应用化、向 OpenAI 等大模型团队开放硬件,为 AI 硬件加持。魅族描绘 AI 设备蓝图时提到一个类似“自动驾驶”的能力,即用户输出指令,AI 负责中间的机械化操作,直到付款阶段再把决策权交还给用户,省去许多繁复的交互。

罗永浩再造手机迹象初显,产品思路独特

罗永浩再造手机在去年已有迹象,2024 年 2 月,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罗永浩旗下细红线公司新增“移动终端设备制造、销售”业务。加上罗永浩在锤子手机时代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供应体系,再建一款智能手机理论上难度不大。除了硬件颜值很高,罗永浩未透露太多实质性信息,留下许多悬念。老罗旗下细红线公司从 AR 转型 AI 后推出了第一款产品 J1 Assistant AI 助手,曾有体验结论是很有“锤科特色”,融入了锤子便签、子弹短信、发牌手以及 AI 聊天等特性,能看出罗永浩对 AI 产品有独特见解。同时 Matter 官网还出现一款名为“JARVIS ONE”的 AI 硬件,是一款由 Wi-Fi、蓝牙、指纹识别、麦克风等模块组成的“原生 AI 硬件”,从设计来看更像 Rabbit R1 之类的“新物种”。

AI 手机与原生 AI 硬件的发展趋势

AI 技术的出现,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的角色。魅族 All in AI 的战略,主要思路是将智能手机变成 AIOS 的平台。眼下手机 AI 化趋势明显,各家手机厂商积极在智能手机中融入 AI 功能特性,如 AI 智能相片美化、AI 写作、AI 聊天、AI 摄影等,早期阶段以生成式能力为主。AI 手机的下一个阶段已有所体现,包括荣耀在 Magic7 发布会上提到的类似“自动驾驶”的功能,用户输入一个指令,AI 助手输出执行步骤,省去大量人机交互,提高智能设备的交互效率。这是原生 AI 操作系统才能实现的自动化技术,与传统基于原有系统架构改良的 AI 系统有本质区别。久而久之,这种自动化操作可改变用户用机习惯,软件生态也会变化。当用户不再频繁与软件界面、手机屏幕交互,软件会“隐退”成为服务,屏幕会逐渐“退化”,变成 Rabbit R1、JARVIS ONE 之类的原生 AI 硬件。但这样的演化是个长久过程,原生 AI 硬件走得太前,服务配套和市场认知都未建立,没有适合“新物种”的土壤。所以 AIOS 需要一个更适应当下市场的平台,智能手机就是最理想的平台。基于手机、PC 等现有形态的产品,都适合 AIOS 生长。智能手机形态顺应当下市场对移动终端的需求,软硬件生态和消费群体稳定成熟,作为 AIOS 的平台很合适。对罗永浩的细红线公司而言,智能手机更是 AIOS 的重要平台,让更多人知道并接触 JAVIS AI 助手,首先需要一个人尽皆知的硬件。何况罗永浩本身就是做手机的高手,又有 TNT 这种打破手机与大屏边界的教育理念,智能手机推广 AI 的效果,远比 JARVIS ONE 这样的原生 AI 硬件好。

Rabbit R1 的市场表现及 AI 原生硬件的困境

自 2024 年 1 月 9 日首次亮相以来,Rabbit R1 的市场表现喜忧参半。首销 24 小时内预订量突破 1 万台,远超 Rabbit 公司预期。截至 2024 年 5 月,Rabbit R1 累计销量已突破 10 万台,部分二手网站价格甚至翻了数倍,最高被炒到 1999 美元。但不久后,市场意识到 Rabbit R1 只是个图新鲜的前沿科技产品,续航短、响应时间过慢、服务配套不齐全、无法提供有效建议,甚至被质疑“安卓套壳”,种种负面评价井喷。“新物种”没有在 AI 时代引爆新需求,更别提取代智能手机。Rabbit R1 等理念虽展现出比智能手机更简单、更便捷、更智能的能力,AI Pin 以及老罗的 JARVIS ONE 在产品思路上与 Rabbit R1 不太一样,但目的都是基于 AI 大模型的能力打造新一代硬件。Rabbit R1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服务配套和大模型能力很难支撑这些 AI 原生硬件发展,无法衔接智能手机处理用户日常所需,无法建立市场认知,尝鲜劲过了之后,产品弊端暴露。罗永浩曾让粉丝准备好 299 美元迎接他们的 AI 产品,但 JARVIS ONE 能否在当下环境成功,他本人可能也清楚。原生的 AI 硬件太过超前,解决办法是顺应当下市场需求。

罗永浩做 AI 硬件的期待与市场考量

在手机行业,罗永浩曾很有前瞻性。当同行都在打磨金属后盖时,锤子手机用上了 3D 双面玻璃背板,并推出首个价格亲民的碎屏险方案,如今许多操作系统的交互特性,有部分来自于 Smartisan OS。如果罗永浩要在类似智能手机的形态上做 AI 硬件,相信也不会泯然众人。罗永浩十分希望能在 AI 时代打造一款和当年初代 iPhone 一样有颠覆性意义的产品,可能带着这样的盼望去做 JARVIS ONE。不过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稳可能比求成更重要。“重操旧业”对他而言可能性不大,但很期待他口中所说的搭载 AIOS、非传统意义上的手机是什么样子。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