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50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新年伊始,港股迎来智能驾驶领域首个 IPO。1 月 15 日,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目科技’)正式挂牌港交所,发行价定为 12.99 港元,开盘后股价上涨至 13.3 港元,当前市值约 17.39 亿港元(约合 16.37 亿元人民币)。
赛目科技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ICV)仿真测试、验证和评价技术,是国内领先的 ICV 测试解决方案提供商。作为华为的战略合作伙伴,该公司不仅被纳入华为概念股,还与其深度合作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从移动安全到智驾仿真
赛目科技成立于 2014 年,最初主营移动应用安全检测业务。但由于早期合作未达预期,公司迟迟未能开展实质性业务。转折点出现在 2017 年,管理团队开始转向智能驾驶领域,投入大量资源研发 ICV 测试平台 Sim Pro。
创始人胡大林与何丰均出身北京理工大学,分别毕业于机械电子工程和弹药工程专业。两人在加入赛目科技之前,已在工业软件开发和测试系统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得益于管理团队的专业背景,赛目科技迅速成长为行业翘楚。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3 年中国 ICV 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约为 33 亿元,预计到 2030 年将扩大至 279 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 33.6%。这一趋势为赛目科技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技术突破与市场地位
赛目科技的核心产品 Sim Pro,是国内首款通过 ISO 26262 ASIL D 认证的 ICV 仿真测试工具链,标志着公司在功能安全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赛目科技已成为国内 ICV 仿真测试领域的领导者。
数据显示,2023 年赛目科技在中国 ICV 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市场的份额为 5.3%,在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细分领域占据 5.9% 的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头部位置。
华为加持下的高速成长
华为不仅是赛目科技的重要股东,还是其最大客户之一。双方合作始于 2021 年,同年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参与了赛目科技的 A 轮融资。得益于华为的战略支持,赛目科技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估值从 1.05 亿元跃升至 23.32 亿元的跨越式增长。
此外,赛目科技还获得了顺义科创、中关村等国资机构的青睐。这些投资者不仅为公司注入资金,还带来了宝贵的产业资源和政策支持。
财务表现与挑战
赛目科技的营收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2021-2023 年及 2024 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别为 1.07 亿元、1.45 亿元、1.76 亿元和 5556 万元。其中,ICV 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贡献了绝大部分收入,毛利率保持在 70% 以上,显示出极高的盈利能力。
然而,高毛利率的背后也隐藏着隐忧。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2024 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达到 76.1%,其中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接近 30%。这种高度依赖单一客户的模式,使得公司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
此外,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对现金流形成一定压力。2021-2023 年及 2024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支出分别为 2710 万元、3880 万元、7640 万元和 4110 万元。尽管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逐年上升,但短期内难以转化为直接经济效益。
面对挑战,赛目科技计划利用 IPO 募集的资金加强技术研发、拓展市场布局并提升销售能力。公司表示,未来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开拓更多应用场景,以降低对单一客户的依赖。
行业前景与未来展望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ICV 测试需求将持续增长。赛目科技凭借技术优势和市场先发地位,有望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然而,如何平衡短期盈利与长期投入、如何应对客户集中度过高的问题,将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总体来看,赛目科技的成功上市不仅标志着其迈入资本市场的新阶段,也为整个智能驾驶行业注入了信心。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赛目科技能否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