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00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如今不少人对现有互联网感到疲惫,5G 给我们带来的多半是刷直播、看视频、打游戏,或是在社交平台上争论,然而玩法相对单调。新一代互联网的呼声越来越高,Web3 随之成为热点话题。就像《头号玩家》描绘的那样,未来人们可以戴上 VR 设备,瞬间进入一个平行虚拟世界。然而,虽然 VR 技术发展多年,实际体验依然有限,很多号称元宇宙的项目连基础的界面设计都不尽如人意,看起来不如一些刚毕业的动画学生的作品。
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新一代互联网已经浮现出轮廓。其实,互联网的发展并不久远,我们现在用得最多的版本是第二代网络,也就是“Web2.0”。Web2.0 的最大特点是“可读可写”,具有互动性。2004 年 Facebook 诞生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相比于只能浏览信息的 Web1.0,Web2.0 让所有用户都能发布内容,比如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在线问答百科都是典型的反映。
Web2.0 的理念是“人是灵魂”,鼓励每个人记录和创造。特别到了短视频时代,每个人都成了自己生活的导演。但是互联网的更新换代不会止步于此,Web3.0(简称 Web3)应运而生,它在 Web2 的基础上新增了“可拥有”的概念。简单来说,Web1.0 主打“可读”,Web2.0 强调“可写”,Web3 则加入了“可拥有”,这让互联网的用户不仅能参与创造,更能真正拥有数字资产。
举个例子,如果我用动画软件设计一幅图放到现有互联网里,别人很容易截图、复制,我很难保证这图是真正属于我的。而 Web3 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为这张图加密,让它拥有独一无二的所有权,而且这个所有权是可以交易的。只要是自己的东西,就能自由买卖,这是 Web3 的重要特征。相比于 Web2.0 只是让人参与创作,Web3 则是让人成为 真正的主体,让用户拥有并可支配属于自己的数字资产。
此外,Web3 坚持“去中心化”理念。举个生活中的比喻,我的背包无论走到哪里都属于我并且可以使用,但在 Web2.0 时代,我们买的数字产品往往依赖特定平台:你在 A 平台买的数字专辑,去 B 平台就没法用了。Web3 则试图打破这种局限,让数字资产真正属于用户,无需依赖任何平台。
Web3 为何成为风口?
Web3 有多火?看看明星大咖都开始介入。比如周星驰不仅注册 Instagram 招揽 Web3 人才,还早在 2021 年就开始研究 NFT(不可替代代币)。NFT 是 Web3 技术的核心应用之一,与 Web3 的“可拥有”概念紧密相关。对于周星驰这样的艺术家来说,Web3 让他们的版权和知识产权能被保护并发挥商业价值。
除了周星驰,许多明星都已经在 Web3 领域试水:周杰伦发布未公开歌曲 NFT,金·凯瑞推出 NFT 画作《太阳雨》,美国明星 The Weekend 甚至计划举办加密货币巡演。对粉丝来说,Web3 不仅能收藏偶像的 NFT 作品,更可能与偶像产生更深层次的互动,因为 NFT 的金融属性让双方利益绑定,实现共享目标甚至一对一沟通,Web3 有望重新定义粉丝经济。
音乐行业也在借助 Web3 探索新模式。比如 2019 年的 Audius 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艺术家能获得高达 90% 的收益,而传统音乐平台音乐人只能拿约 12%。随着越来越多女性参与,数字时尚产业也热闹起来。2021 年女性艺术家推出的 NFT 项目迅速售罄,虚拟皮肤和化妆品凭借独特视觉效果广受欢迎。
硬件方面,欧洲奢侈手机品牌 VERTU 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 Web3 的手机“METAVERTU”,拥有一键进入 Web3 模式的功能,包括版权相机、分布式存储、隐私通信及加密钱包,虽价格不菲,但供不应求,显示出这块市场的强劲热度。
发展仍未成熟,风险不可忽视
近几年,Web3 投资如火如荼。2021 年风投金额超过 324 亿美元,2022 年上半年就已突破 180 亿美元,应用数量更是暴涨。不过虽然热度高涨,Web3 仍处于早期阶段,存在不少漏洞和安全隐患。
比如安全问题突出。周杰伦的无聊猿 NFT 遭窃,市值高达 320 万人民币,相当于 30 套房。另一例是 2022 年 3 月爆出的 Axie Infinity 黑客事件,损失 6.25 亿美元,严重打击了用户资产,还影响了相关虚拟货币价格。这些虚拟资产往往背后是许多普通家庭的积蓄,受害者不计其数。
此外,Web3 领域也面临洗钱和金融诈骗风险。国内相关法律尚不完善,监管机制并未建立,部分 NFT 市场存在夸大炒作、金融产品化的现象。像比特币这类货币价格波动剧烈,而一些伪装成 Web3 项目的庞氏骗局更让入场者损失惨重。
不得不说,Web3 这片新兴土地蕴含无限可能,但也充满挑战和风险。很多人甚至怀疑 Web3 是不是彻头彻尾的骗局,这种质疑当年也曾投向 Web2.0,但事实证明 Web2.0 改变了互联网格局。未来的 Web3 是否能达到同样高度,时间会给出答案。
总之,Web3 是一次互联网的进化尝试,既有创新技术支撑,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理性看待、谨慎参与,才能不被这波浪潮淹没。未来值得期待,但眼下仍是探索和磨合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