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生态链企业为何纷纷‘出逃’?

1次阅读

共计 63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小米曾以独特模式聚集初创团队,成为智能硬件行业造风者。然而近年来,小米生态链企业却出现“去小米化”趋势。

生态链企业“去小米化”

小米 2022 年第三季度财报不佳,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下滑,生态链爆品减少。华米、万魔声学等推出自有品牌,部分企业减少对小米产品供应,甚至公开撇清关系。

利润面前,分道扬镳

生态链企业“出逃”,一个重要原因是为小米代工不赚钱。小米对产品话语权高,奉行低价策略,导致生态链企业利润率过低。而小米靠互联网增值服务盈利,生态链企业主要靠卖硬件,低利润率影响盈利。早期小米能打造爆品,如今随着市场变化,难出爆品,企业为追求高利润,只能摆脱小米“性价比”心智。

品牌面前,谁都想做强者

生态链企业还追求品牌知名度,而小米生态链模式弱化了企业品牌。消费者多知小米产品,不知背后企业。企业发展起来后,为提升品牌,纷纷找代言人、拓展渠道,与小米走向不同方向。

生态链模式崩塌

“去小米化”的生态链企业拥抱更广阔物联网生态,说明小米生态链平台吸引力下降。小米曾为生态链企业提供诸多支持,但如今成了束缚。生态链企业需打造自己品牌等。尽管“去小米化”,生态链公司仍有协同效应。小米势能减弱,其生态链投资的三个领域发展都面临困境,生态链企业出逃也就不难理解。

生态链出逃,双方迎来阵痛期

小米虽不介意生态链企业退出,有三重保障机制可获收益,但企业退出仍使其势能瓦解。对生态链公司而言,退出后也面临营收增幅放缓、库存增多等问题。小米生态链企业在快速壮大中遗留诸多短板,“去小米化”后面临风险。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