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虚拟人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10次阅读

共计 191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2 年,虚拟人作为新兴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虚拟人崔筱盼以万科数字化员工的身份亮相,展现了 AI Beings(虚拟人类)在企业中的潜力。同年,字节跳动投资虚拟人李未可,进一步点燃了虚拟人赛道的投资热情。

相较于元宇宙概念的普及,虚拟人技术展现出更强的实际应用价值。数据显示,中国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预计将在 2030 年达到 2700 亿元,其中身份型虚拟人占主导地位,市场占比有望达到 2 /3。2022 年,虚拟人在虚拟偶像、虚拟主播、企业 IP 和虚拟员工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新业态的形成。

虚拟人玩家的三大阵营

2022 年,虚拟人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形成了互联网大厂、短视频平台和虚拟人运营公司三大主流玩家。这些玩家分别围绕生态搭建、商业化平台打造和 IP 设计三个方向展开布局。

以字节跳动为例,其不仅推出了虚拟女团 A -SOUL 和虚拟人李未可,还收购了 VR 企业 Pico 和游戏公司沐瞳,上线了社交产品 Pixsoul 和派对岛,形成了完整的元宇宙生态体系。此外,阿里巴巴的虚拟人冬冬以冬奥宣推官的身份成功实现了“带货”功能,而百度的虚拟人林开开和叶悠悠则通过陪伴式互动提升了用户体验。

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也成为虚拟人发展的沃土。抖音、快手、微博和 B 站等平台逐渐成为虚拟人商业化的重要阵地。虚拟人在这些平台上的变现方式包括直播打赏、电商带货、短视频广告、品牌代言和线下活动联动等。

虚拟人的商业化之路

尽管虚拟人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但并非所有虚拟人都能脱颖而出。据统计,截至 2022 年 8 月,B 站已有 3.6 万名虚拟主播,但超过一半的虚拟主播月收入为零,仅有少数头部虚拟主播能够获得品牌代言和广告合作。

成功的虚拟人运营公司往往通过打造偶像 IP 获得投资和商业回报。例如,燃麦科技的虚拟人 AYAY 入职阿里巴巴后,迅速吸引了 20 个品牌的合作;乐华旗下的 A -SOUL 因走红获得了字节跳动的大额投资;柳夜熙凭借爆火之势,已与超过 200 个品牌达成合作。

然而,大多数虚拟人并未获得同等的关注度。部分公司因缺乏资源和技术支持而陷入困境,难以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虚拟人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2022 年,虚拟人市场规模继续扩大,据速途元宇宙研究院测算,同比增长率达到 64.5%。资本对虚拟人领域的兴趣持续高涨,截至 2022 年 9 月,共有 22 起相关融资事件,参与者包括红杉中国、软银集团、字节跳动、阿里影业、网易资本和小米等。

公众对虚拟人的关注度也在显著提高。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网民对虚拟人的关注度从 2021 年的 63.6% 上升至 87.8%。社交媒体的多元化发展和虚拟偶像的兴起,推动了虚拟人产业的商业化进程。

虚拟人主要分为身份型和服务型两大类别。身份型虚拟人侧重于文娱领域,如虚拟偶像和虚拟主播;服务型虚拟人则专注于特定场景下的服务,如企业员工、主持人和客服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品牌邀请身份型虚拟人参与营销活动,如 Keep 推出的“A-SOUL 专属运动星球”和花点时间签约的虚拟偶像“阿喜”。

虚拟人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尽管虚拟人行业前景广阔,但其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高昂的制作成本,柳叶熙的一个视频制作费用高达百万元,而虚拟偶像单曲和全息虚拟演唱会的成本更高。高昂的成本导致许多公司难以承受,限制了行业的进一步扩展。

其次,虚拟人收入来源单一,主要依赖品牌合作和直播打赏。目前,只有头部虚拟主播能够获得代言和广告机会,而大量中小型虚拟主播缺乏商业推广渠道。随着虚拟人的数量不断增加,其稀缺性将进一步降低,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虚拟人 IP 的内容塑造能力。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报告指出,市场需要打造具有生命力和故事性的虚拟人 IP,赋予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价值观。这需要企业在虚拟人形象、内容创作和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虚拟人行业的未来展望

尽管存在诸多挑战,但虚拟人行业的长期发展潜力不容忽视。“Z 世代”群体的崛起为虚拟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度高,对个性化审美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为虚拟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许多从业者对虚拟人行业充满信心。STEPVR 创始人郭成博士认为,虚拟人不仅是满足精神需求的创造力型产业,也是提升生产力的工具。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行业标准的完善,虚拟人有望在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建议,虚拟人应具备稳定的价值观和丰富的故事内核,以增强用户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此外,虚拟人行业还需解决技术瓶颈、内容创新和商业模式等问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结来看,2022 年是虚拟人行业快速发展的一年。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虚拟人有望在未来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