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折叠屏手机能否成为行业复苏的关键?

3次阅读

共计 182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2 年,智能手机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全球出货量和营收双双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厂商纷纷寻求破局之道,而折叠屏手机似乎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方向。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Counterpoint 的数据,2022 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12%,创下近八年来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营收也出现了 3% 的下滑。四季度的情况更加严峻,11 月的出货量和销售额分别下降了 20% 和 18%。在这样的环境下,折叠屏手机成为了众多厂商眼中的救命稻草。

折叠屏市场现状:三星领先,国产厂商奋起直追

从市场表现来看,折叠屏手机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DSCC 的报告显示,2022 年第二季度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94%,达到 160 万部;第三季度更是暴涨 140%,创下历史新高。作为关键零部件的折叠屏面板出货量也大幅增加,同比增长 63%,达到 660 万片。

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三星依然占据了主导地位。凭借 Galaxy Z Flip 4 和 Galaxy Fold 4 等热门机型,三星在 2022 年第三季度的市场份额达到了 80% 左右,而这一数字在第二季度仅为 50%。三星的成功不仅归功于其先发优势,还得益于对供应链的强大掌控力。

三星早在 2019 年就推出了首款折叠屏手机 Galaxy Fold,并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生态系统。目前,三星旗下拥有 Galaxy Z Fold、Galaxy Z Flip 和三星 W 三大产品线,覆盖不同细分市场。此外,三星内部孵化的 Samsung Display 在折叠屏面板领域占据了近 90% 的市场份额,其他厂商难以望其项背。

相比之下,中国厂商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过去一年中也推出了多款高端折叠屏手机。IDC 数据显示,2022 年上半年,华为以 63.6% 的市占率领跑中国折叠屏市场,OPPO 紧随其后,份额为 18.3%,三星则以 9.3% 位居第三。荣耀和 vivo 虽然入局时间较短,但已经开始发力,如荣耀的 Magic V 和 vivo 的 X Fold 都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

苹果入局与否:折叠屏市场的最大悬念

作为智能手机行业的领军者,苹果对折叠屏的态度一直较为谨慎。虽然外界屡次传出苹果将推出折叠屏产品的消息,但至今未见实质性进展。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曾透露,苹果正在测试一款 9 英寸的折叠屏设备,预计最早要到 2025 年才能问世。另有外媒报道称,苹果已完成两台折叠屏工程机的组装,但上市时间已被推迟至 2026 年。

苹果的犹豫并非毫无道理。一方面,其高端市场份额庞大,短期内无需担心来自三星或华为的直接威胁;另一方面,折叠屏技术仍存在诸多问题,苹果不愿贸然推出未成熟的解决方案。事实上,不仅是苹果,整个行业都在努力攻克折叠屏的技术难关。

技术瓶颈与用户顾虑:折叠屏发展的两大障碍

尽管折叠屏手机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面临诸多技术和用户层面的挑战。根据艾媒咨询的调查,超过 67% 的消费者担心折叠屏手机的质量问题,36% 的人认为其性价比不高,还有 24% 的人觉得折叠屏手机的实际价值有限。

要解决这些问题,厂商必须在技术上取得突破。以铰链和柔性 OLED 面板为核心的技术瓶颈尤为突出。铰链技术直接影响折叠屏手机的耐用性和使用体验,而柔性 OLED 面板则是决定屏幕显示效果的关键因素。

以华为为例,其 Mate Xs 2 采用了先进的双旋水滴铰链技术,显著改善了折痕问题,同时全面适配 HarmonyOS 3,提供了丰富的智能化功能。然而,华为使用的仍是聚酰亚胺薄膜 CPI 作为屏幕盖板材料,而三星早已开发出更先进的超薄柔性玻璃 UTG。这种材料不仅透光性更好,还能有效提升屏幕的耐热性和耐用性。

此外,铰链技术上的差异也不容忽视。三星采用的 U 型铰链能够实现更大的折叠半径,从而减少折痕并降低屏幕磨损,而华为、OPPO 等厂商的水滴铰链虽也有亮点,但在整体效果上仍与三星存在一定差距。

未来展望:折叠屏时代的到来

尽管挑战重重,但折叠屏手机的市场潜力毋庸置疑。根据 DSCC 的预测,2023 年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预计将增长三成,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荣耀 CEO 赵明在新年致辞中明确表示,将在折叠屏领域打造绝对优势,推动折叠屏进入主力机时代。

其他厂商也纷纷加大投入力度。OPPO、vivo、小米等品牌都在积极优化产品设计,提升用户体验。可以预见,未来一年内我们将迎来更多创新的折叠屏手机产品。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我们更关心的是折叠屏手机能否真正解决现有问题,提供更优质的使用体验。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革新和市场竞争,折叠屏手机才能成为智能手机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