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斯克到微软:OpenAI背后的演变

5次阅读

共计 181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最近,OpenAI 再度成为媒体焦点,传出消息称这家知名人工智能研究实习室正在考虑出售现有股票。根据业内消息人士透露,风险投资公司 Thrive Capital 和 Founders Fund 正与 OpenAI 进行收购谈判,尽管双方尚未达成最终协议。

目前,OpenAI 的收入大约在几千万美元左右,但在这次收购中其估值可能高达 290 亿美元,这将使其跻身全球市值最高的独角兽公司之列。在 2021 年时,OpenAI 的估值为 140 亿美元,仅一年时间翻了一番,颇具引人关注的市场表现。

OpenAI 估值飙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在 2022 年推出了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两款重要 AI 产品——DALL·E 2 和 ChatGPT。DALL·E 2 在发布后迅速引发社交网络的热潮,用户只需输入描述词,便能生成对应的图像作品。虽然有艺术家担心 AI 会抢走他们的工作,但也有不少人质疑 AI 在创作中的原创性和合法性。

另一方面,ChatGPT 更是在短短五天用户数量便突破百万,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甚至科技界的“网红”马斯克在个人社交账号上表达了对 ChatGPT 受欢迎程度的惊讶,认为这可能意味着我们离拥有强大的人工智能已不远。

马斯克作为 OpenAI 的创始人之一,早在 2018 年便选择退出其董事会。他对 OpenAI 的发展态度也变得复杂,一方面批评 OpenAI 失去了开源的初衷,另一方面又对其技术表达赞赏。

接下来,ChatGPT 的使用十分简单,用户只需登录后在对话框中输入内容即可进行交流。在与传统的人工智能对话机器人相比,ChatGPT 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它的回答速度快且具体,虽然有时仍存在一些错误,但总的来说可以理解用户的需求,并能主动避免潜在危机。此技术的普及让用户看到了节省时间和精力的可能性。

有关技术升级的讨论也在进行。微软正在计划将 ChatGPT 整合到其搜索引擎必应中。OpenAI 的崛起,使得谷歌感受到了一定的威胁,谷歌 CEO 皮查伊因此紧急召开会议,开始重新评估公司的 AI 战略。

不过,ChatGPT 的流行也带来了社会问题。据报道,许多学生开始利用 ChatGPT 帮助自己完成作业,纽约市教育局甚至决定封锁公立学校网络上的访问权限以应对这种情况。OpenAI 的 CEO 阿尔特曼也发声呼吁用户谨慎使用 ChatGPT,指出目前依赖其完成重要工作是错误的,仍有很多问题尚需解决。

马斯克与 OpenAI 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七年前。那时,与一些谷歌的 AI 研发人员聚在一起,大家的共同担忧在于,人工智能技术只会被少数大公司所掌握,于是他们决定创办一家不谋求利润的 AI 研究机构,推动技术共享与开源。然而,随着 AI 技术的迅猛发展,资金需求也日益增加,许多初衷开始动摇。

2015 年,OpenAI 正式成立,阿尔特曼当时表示,他们聘请的科研人员都是支持开源的。然而,谷歌在 OpenAI 创建之前就开源了 TensorFlow,显然这为 OpenAI 带来了竞争压力。

随着特斯拉对 AI 技术的需求上升,马斯克与 OpenAI 的利益开始产生冲突。2018 年他离开了董事会,转而作为赞助者和顾问。OpenAI 的商业化过程似乎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其初衷。2019 年,OpenAI 转变为有利润上限的盈利机构,开始接受外部投资,微软也向 OpenAI 投资了 10 亿美元,用以推动 AI 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自此之后,OpenAI 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软发动了不少技术整合的项目,比如将 OpenAI 技术融入 Office 办公软件,提升效率和用户体验。

然而,随着 OpenAI 与微软的深度合作,也引发了对利益冲突的讨论。有消息称,微软在注资时可能还要求独家使用权。同时,OpenAI 的 CEO 阿尔特曼透露,其公司未来的收入潜力被看好,预计可达到 10 亿美元,这也表明其已经彻底放弃了最初的非盈利目标。

虽然马斯克曾表达过对 OpenAI 的担忧,但他离开后再也无法干预公司的决策,可能在这次估值飙升中无法获得实质性的收益。与此同时,AI 技术是否真的会被少数巨头所控制,仍在争议之中。

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版权问题逐渐成为热议焦点。到底是生成内容的用户具有版权,还是训练其的开发者呢?在开放与封闭之间,法律和伦理问题将愈发显得重要。

OpenAI 面临的挑战并不止于此,其盈利模式需受到时间的检验,毕竟吸引来的用户在面临收费时会进行权衡。更为重要的是,很多人并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和思考被 AI 替代,如果所有的日常事务都由 AI 接手,未来或许会形成一个令人不安的局面。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