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阿里美团等互联网公司走出低谷的三大标志

3次阅读

共计 159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中国互联网策源地中关村的一隅,曾被调侃为“中丐互怜”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在资本无序扩张受限后,股价一度惨遭重创,行业指数最高回调超 75%,仿佛陷入无尽深渊。然而,2024 年,局势悄然生变,互联网成为今年以来表现出色的行业之一,代表性指数恒生科技年初至今涨幅超 20%,那个曾经备受追捧又被疯狂嫌弃的互联网,已然完成了华丽蜕变。

此轮行情与 2020 年行业普涨截然不同,分化极大。统计恒生科技指数中市值前 12 名的互联网公司,呈现出明显分化态势。涨幅大的公司股价上涨超 50%,而不少公司年初至今仍为负收益。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股价亮眼却分化,背后原因是互联网发展范式已在低谷中悄然切换,部分企业走向成熟。

旧三板斧:故事、扩张、融资

1995 年马云创办“中国黄页”,2000 年新浪在纳斯达克敲钟,拉开互联网企业上市序幕。30 年过去,互联网企业步入“而立之年”。其青年时代,互联网公司奉行唯快不破战略,成长三部曲由故事、扩张、融资构成闭环。

故事环节,在互联网草莽时代,技术与细节并非成功关键,动人故事才是敲门砖。2010 年前后,中国互联网渗透率快速提升,广阔人口带来巨大市场,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各方面产生翻天覆地变化,众多梦想成真,如电商、游戏社交、出行、本地生活、短视频、搜索等领域的企业崛起,但也有不少公司消逝,如 OFO、百团大战中的多数团。

扩张是第二步,互联网企业命脉是“网络效应”,用户越多产品越好,粘性越强成本越低,流量为王成为战略。为获用户,烧钱成共识,还发明诸多商业新名词吸引投资。除内生增长,外延并购也是扩张方式,腾讯、阿里、Meta 等公司皆是典型。

融资是网络效应的发动机,故事、扩张最终都为融资,此闭环不仅在中国,在美国亦如此,而欧洲、日本等经济体因未形成闭环错过互联网革命。中美凭借大胆、宽松融资环境与巨大本土市场,成为互联网支柱性行业经济体。

新三板斧:聚焦、增效、回报

2021 年,互联网公司旧范式遭遇挑战,买菜赛道引发争议,实则是梦想无人买单。互联网公司历经 3 年转型,找到新阶段发力点,步入成熟阶段。

聚焦方面,流量增长见顶后,讲故事不再可行,成功互联网公司开始聚焦业务,将可把握流量变现,从“唯快不破”转向“唯利是图”。如阿里巴巴业务复杂、机构臃肿,2023 年启动“1+6+N”架构调整,核心是扭亏,各业务单元独立负责经营结果,有独立融资和上市可能。其他互联网公司也纷纷聚焦,字节剥离游戏等冗余业务。

增效是商业模式第一性原理,互联网商业模式中“货币化率”至关重要,即业务要带来经济价值。2022 年底马化腾提出降本增效,之后众多互联网公司加速推进。美团将新业务扭亏为盈提上日程,快手 2023 年实现利润 64 亿元,今年有望达 150 亿元。行业整体收入增速企稳,利润增速明显提高,行业重心从收入端转向利润端。

回报是将利润与股东共享,聚焦、增效后形成新闭环。历史上多数互联网上市公司分红少,2024 年开始,互联网公司越来越重视股东回报。腾讯计划 2024 年回购超 1000 亿港元,美团、快手开启回购计划,阿里巴巴加大股东回报力度。2021 年起中国互联网公司注重股东回报,2024 年上半年已达 169 亿美元,为去年的 72%。

关于新模式的思考

中国互联网企业历经时代巨变,从旧三板斧到新三板斧平稳转型,值得赞许。并非所有企业都认可新模式,市场已出现分化,能在扭亏和股东回报上表现出色的企业,股价表现突出,如美团年初至今股价上涨 120%。

传统优秀代表腾讯、网易,新成功典型美团、阿里等,随着部分企业转型成功,越来越多互联网公司将关注点从收入转为利润,从故事转为股东回报。美股互联网公司也经历类似历程,如 Meta 靠降本增效、增加股东回报,股价从底部上涨超 5 倍,扎克伯格宣布 500 亿美元回购。

国内资本市场监管强调“高质量发展”“耐心资本”,而立之年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走向成熟,期待政策引导与产业转型实现美好双向奔赴。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