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与高通反目成仇:一场专利授权的较量

3次阅读

共计 102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期,全球芯片行业发生了一场重大变故。作为移动芯片行业的两大巨头,高通正在夏威夷举办年度骁龙技术峰会,推出新一代移动和汽车处理器。然而,就在高通期待新品带来市场机遇时,Arm 却突然宣布撤销对高通的架构授权许可。

这一事件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高通股价一度下跌 5%。Arm 的举动看似突然,实则源于双方长期以来围绕专利授权费用的争议。作为全球领先的芯片架构设计商,Arm 负责设计芯片架构并将其授权给各芯片制造商。高通与苹果均拥有架构授权,可以对 Arm 的设计进行深度定制。

高通的自研之路

高通近年来加大了对自研芯片的投入力度。通过收购 Nuvia,高通获得了 Oryon CPU 的设计能力,并在 2023 年推出了搭载该架构的骁龙 X Elite 处理器。这款处理器在性能和能效方面表现出色,甚至超越了苹果的 M 系列芯片。

高通 CEO 安蒙在骁龙峰会上展示了第二代 Oryon CPU 的强大性能,强调了自研架构的优势。相较于使用 Arm 公版架构,自研设计不仅提升了性能,还降低了授权费用。据分析,高通通过这种方式可能节省高达 40% 的授权成本。

Arm 的反击

尽管高通的自研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也触碰到了 Arm 的利益底线。Arm 认为,高通在收购 Nuvia 后未获授权便直接使用其定制芯片设计,违反了双方的协议。Arm 随即提起诉讼,要求高通销毁相关产品并支付赔偿。

高通则坚持认为,自身已与 Arm 签订广泛的授权协议,无需重复支付费用。双方僵持不下,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Arm 甚至威胁撤销对高通的全部技术许可,使高通面临严重的供应链风险。

利益博弈的背后

这场纷争表面上是专利授权费之争,但实际上反映了双方对未来市场格局的争夺。Arm 希望维持对芯片架构的控制权,而高通则希望通过自研架构减少对 Arm 的依赖。与此同时,联发科等其他 Arm 合作伙伴也在积极布局,试图填补高通留下的市场空白。

值得注意的是,Arm 与高通并非直接竞争对手,而是相互依存的合作伙伴。Arm 并不直接生产芯片,而是通过授权获取收入。因此,双方更倾向于庭外和解,而非彻底撕破脸皮。

在过去的芯片专利大战中,类似的博弈屡见不鲜。例如,高通与苹果之间的诉讼最终以和解告终。同样地,Arm 与高通的矛盾也可能在法庭审理前达成妥协。毕竟,双方都需要避免两败俱伤的局面。

从长远来看,Arm 的市值已经达到了 1600 亿美元,而高通依然是其第二大客户。双方的合作关系对于整个移动芯片行业至关重要。无论结果如何,这场纷争都将深刻影响未来的芯片市场格局。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