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17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十年来,资本市场见证了众多产业板块的兴衰起伏,而疫苗行业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从最初的辉煌到如今的寒冬,这一行业经历了堪称史诗级别的波动。
回顾过往,2015 年至 2021 年,国内疫苗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得益于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政策支持,一批龙头企业如智飞生物、万泰生物等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数十倍增长。然而,好景不长,自 2021 年起,行业增速显著放缓,部分龙头企业的业绩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业绩下滑的深层次原因
以智飞生物为例,其 2023 年的营收虽创历史新高,但净利润却较峰值时期下降了 20%。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市场需求疲软及行业竞争加剧。尤其是 HPV 疫苗和流感疫苗两大热门品类,价格战愈演愈烈,直接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以 HPV 疫苗为例,2019 年上市的国产二价 HPV 疫苗“馨可宁”,最初定价为 329 元 / 支,而短短几年后,中标价格已降至 86 元 / 支,降幅超过 70%。这种价格崩盘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短期收益,也对市场信心造成了打击。
价格战背后的内卷危机
价格战并非孤立现象,而是行业内部激烈竞争的集中体现。以流感疫苗为例,自 2018 年华兰生物推出四价流感疫苗以来,国内已有至少 7 家企业获批生产同类产品。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降价成为抢占市场的唯一手段。
例如,今年 5 月,国药集团率先将四价流感疫苗的价格从 128 元下调至 88 元,随后多家企业跟进。这种恶性循环不仅损害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让整个行业陷入“越卖越亏”的怪圈。
国际化突围之路
面对国内市场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不少疫苗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尽管开拓国际市场充满挑战,但国产疫苗凭借新冠疫苗的成功经验,逐步打开了突破口。
以国药集团为例,其自主研发的四价流感疫苗已在肯尼亚、阿联酋等国家成功注册并销售。此外,科兴控股通过与土耳其的合作,已累计供应近 9400 万剂疫苗,其中包括新冠疫苗、甲肝疫苗等多款产品。
在 HPV 疫苗领域,万泰生物凭借其九价 HPV 疫苗的上市申请,有望再次引领行业潮流。这款国产九价疫苗一旦获批,将凭借性价比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
国内市场仍有潜力可挖
尽管海外市场前景广阔,但国内市场的开发仍不容忽视。目前,我国流感疫苗的整体接种率仅为 3% 左右,而 9 至 45 岁女性的 HPV 疫苗接种率更是不足 10%,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这意味着,国内疫苗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然而,提升接种率的关键在于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疫苗创新能力。只有推出更多优质疫苗产品,才能真正激发市场需求。
政策红利能否重塑行业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家免疫政策的调整,部分自费疫苗可能会纳入医保体系或享受更多补贴。这将极大提振疫苗行业的成长性,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疫苗行业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凭借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依然具备广阔的前景。未来,谁能把握住这些关键变量,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