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91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如今,AI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从面试到社交,从客服到娱乐,它正悄然改变着我们与他人的交流方式,在人与人之间筑起了一道无形的“柏林墙”。
隐匿的 AI 墙,遍布生活工作场景
在秋招季,一位应届毕业生满怀期待地准备着求职面试。她精心准备了简历,然而收到的大多是 AI 面试邀请。她按照攻略精心打扮,坐在手机面试官前,却遭遇诸多问题。稍有眼神偏差或网络不佳,就会被机器人面试官判定并挂断,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而在社交平台,也充斥着 AI 的身影。一位重度用户小姜想与美女建立联系,点开主页却发现是 AI 生成的图片,多次碰壁让他无奈感慨 AI 之多。
不仅如此,在一些快递公司,AI 客服还会阻碍用户寻找真人客服。小宁就吐槽某快递公司的 AI 客服,总是用各种话术阻止他转人工,感觉除了 AI 无人可找。
晚上十点,大学生金钥登录许久未用的 QQ,通过了一个“附近的人”的好友申请。聊天中,对方突然发来链接,点进去是空白,接着又打视频电话。视频中出现一个衣着暴露的女人,随后金钥收到一段换脸后的“小视频”,自己竟被 AI 换脸,放入了视频中,这让他不知所措。
在社交软件 Soul 上,AI 聊天机器人“AI 苟蛋”异常活跃。它不仅能主动打招呼、找话题,语言还诙谐挑逗,让人难辨真假。据官方消息,年底将开启视频通话服务。然而,这一举措也引发了质疑,有人认为在强调灵魂交友的平台引入 AI 背离了初衷,因为 AI 机器人没有个性区别,何来灵魂交流?
AI 客服也让人们寻找真人客服变得困难重重。现在拨打客服电话,往往要经过漫长等待才能转接到人工。有网友统计,拨打 45 家平台客服电话,转接到人工客服平均需要 94 秒,最长等待达 380 秒。社交平台上,网友吐槽转接人工客服至少要发四次“转人工”,而且找多了后面更难找。甚至还出现过瑞幸 AI 客服假装人工客服,拼多多真人客服假装 AI 机器人“听不懂”用户诉求的情况。
在招聘环节,AI 面试也越来越普遍。据报告显示,超半数企业打算或已在招聘中引入 AI 应用,众多互联网计算机企业更是迈入 AI 招聘阶段。对于应聘者来说,AI 面试成了一道难关,社交平台上关于“如何讨好 AI 面试官”的经验分享帖众多。
由人的工具变成“隔离人”的工具
技术发展至今,AI 写作、文生图等工具本应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然而随着 AI 应用的普及,它却越来越多地扮演着“隔离人”的角色。
直播间中的数字人正逐渐取代耗时长型的主播。网友小路深夜在某品牌直播间下单,却发现无论怎么刷评论都无人回复,原来正在直播的是机器人。小路退出直播找店铺客服,却发现客服也是机器人,这让她无奈放弃购买口红。数字人凭借其优势,被许多直播商家青睐。
AI 也进入企业,成为资本家的得力助手。AI 面试最早可追溯到 2009 年,当时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为降本增效选择拥抱 AI。如今,美团、腾讯等众多公司都在招聘中应用 AI 面试。与过去相比,现在的 AI 面试官形象更生动、功能更丰富,但依旧是为企业“降本增效”,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候选者。
AI 客服也不再新鲜。它从最初简单的自动回复发展到如今能以假乱真。我们常常遇到接电话时以为是真人客服,结果描述问题时却发现对方语无伦次,一问是否是真人,对方还会去查询,让人无奈挂断电话。企业部署 AI 客服只需一键下单,就能拦截更多“麻烦”的用户。
在消费娱场景中,AI 也开始盛行。王者荣耀用户量大规模下降,不断引入 AI 平衡生态。有老玩家表示,现在高分段也经常匹配到 AI 队友,这让玩家们难以接受,因为游戏分段本是实力的证明,如今却要突破 AI 的阻碍。
技术筑起更高的墙,人们开始抵制了
人与人之间正变得越来越疏离,许多需要人际互动的场景被 AI 取代,根源就在于 AI 技术的日益普及。
电话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例子。从最初只能处理简单客户服务问题,到如今融入新技术后能进行多轮对话、处理复杂内容,AI 与人开始难以辨别。随着科技发展,AI 成本降低,定制服务的企业越来越多,相比人工,AI 更划算。
面对 AI 面试,很多打工人无奈寻找应对之法。应届生会在社交平台学习 AI 话术,改变说话习惯,方便 AI 抓取关键词。甚至有学者建议高校引入相关指导培训。然而,人们为迎合 AI,却成了 AI 的傀儡。企业拿着人们模仿 AI 产出的内容继续投喂 AI,导致一些求职者放弃面试,认为是在给 AI 打白工。
技术应用的另一面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价值逐渐被稀释。FancyTech 的实习生要重复给 AI 投喂素材的工作,多模态大模型需要人员审核图片合规性,数字人直播间的助播要给多台电脑“上链接”,人们失去了创造力和独特性的发挥空间,劳动朝着低价值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在这种趋势下,人们为展现自身价值,似乎只能比拼劳动时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不再重要,AI 塑造的“柏林墙”也更难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