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商标转让疑云与宗馥莉激进改革解析

5次阅读

共计 95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期,娃哈哈集团正悄然进行“娃哈哈”商标的转让手续。2 月 11 日查询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网站显示,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提交了商标转让申请,且多个涉及饮料、童装及医疗器械等类别的娃哈哈商标也陆续办理转让。虽然转让收文环节已结束,但受让方尚未公开。

对此,娃哈哈相关人员坦言内部尚在沟通,消息意外且未有定论,连不少现职和前员工也对此事感到吃惊,表示并不知情。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突然发生的事件。去年底,娃哈哈员工曾透露,掌控者宗馥莉正在大幅“去娃哈哈化”——将集团人事及销售订单转移至她旗下的宏胜集团,而宏胜与娃哈哈股权结构并无直接关系。此举引发员工对国有资产流失甚至空壳化的担忧。

宗馥莉接手后,从去年 4 月起陆续要求许多员工将劳动合同转签给宏胜,公司多个核心部门负责人及基层员工也已随之转移。而宏胜从 2023 年中开始新设多家销售公司,逐步接管娃哈哈的销售体系。诸多迹象显示,宗馥莉正通过转签和资源重组,加速将娃哈哈的核心资产与团队转向宏胜。

然而,合同转签引发员工极大担忧。未转签的员工不仅年终奖和干股分红大幅缩水,有的甚至被砍半或打两三折;尽管转签员工年终奖也下滑约 20%-30%。比较往年娃哈哈每年 6 亿年终奖的发放,今年的奖金总额不再公布,员工福利明显缩水。

这些变化让在娃哈哈工作多年的老员工感到困惑和无奈。尤其是被砍奖的员工,大多拥有多年服务经历,却因拒绝转签合同而受到不公平待遇。公司在年终考核方面也缺乏透明公开,考评标准不明确且更加严苛,大量员工被评为低档,进一步影响奖金分配。

娃哈哈管理层强调改革意图,宗馥莉曾公开表示要打破“搭便车”“大锅饭”文化,推行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宏胜集团采用年薪制,取消了娃哈哈独有的干股分红制度,这意味着员工年收入可能减少三分之一以上。干股分红作为近年来员工重要收入,尤其对基层员工作用巨大,转签管理层调整无疑加剧员工的经济压力。

转签合同之争甚至引发法律诉讼,部分老员工联名将改革派推上法庭,呼吁维护自身权益。尽管宗馥莉曾做出保障薪资结构和干股分红的承诺,但年底实际状况仍令许多员工失望。

总体来看,宗馥莉的改革虽以激活企业活力为目标,但转签合同、商标转让、资源重组等动作,已让娃哈哈内部的不满情绪加剧。一个拥有数万员工、历史悠久的饮料巨头正经历深刻变革,未来发展方向仍需进一步观察。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