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78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5 年,随着中国首款 AI 推理模型 Deepseek 的开源,AI 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浪潮。从媒体热议到测评对比,再到各大平台接入,Deepseek 迅速成为行业焦点。
Deepseek 之所以广受欢迎,主要得益于其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深度思考功能,能够有效应对复杂的任务需求。传统 AI 模型多为通用型,侧重于任务指令的强化处理,而 Deepseek 则更注重模拟人类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解决特定问题。
Deepseek 的多样化应用场景
Deepseek 实际上是一个 AI 品牌,旗下产品包括具备推理能力的 Deepseek R1 以及不具备推理能力的通用模型 Deepseek V3。R1 模型擅长处理开放式任务,例如数学逻辑推理和代码编写,只需输入目标即可自动生成解决方案。然而,并非所有场景都适合完全依赖 AI 的自主思考,尤其是在遵循固定流程的工作中,此时 V3 模型便展现出其独特优势。V3 模型如同忠实助手,严格按照预设路径执行任务,确保结果准确无误。
此外,Deepseek 还提供了联网搜索功能——RAG(检索增强)。由于模型的知识库并非实时更新,当遇到超出知识库范围的问题时,联网搜索便成为必要手段。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联网搜索的信息未经训练,可能会影响原有模型的判断逻辑,因此需谨慎使用。
Deepseek 的三种使用途径
在初期,Deepseek 因流量激增常导致服务器繁忙。为缓解这一状况,用户可通过多种方式使用 Deepseek 模型:
首先,通过官方渠道,包括官网、APP 及 API 接口获取服务;其次,借助第三方平台如国家超算中心、硅基流动等间接接入,但这些平台提供的通常是蒸馏版本而非满血版本,且早期满血版本需付费;最后,在腾讯元宝和百度搜索中可免费体验满血版 Deepseek,二者分别基于公众号和网页数据构建。
对于追求极致灵活性的用户,还可选择本地部署方案,直接将模型安装至本地服务器运行。不过,高参数版本的成本较高,普通用户选用低参数蒸馏模型即可满足日常需求。
Deepseek 官网操作指南
Deepseek 官网的操作界面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用于管理历史对话记录及新建对话;右侧为主操作区,中央长条框用于输入提示词命令,下方设有“深度思考”、“联网搜索”按钮以及上传文件和发送内容的功能按键。
值得注意的是,“深度思考”按钮的状态决定了当前使用的模型类型,蓝色代表 R1 模型,浅灰色则切换至 V3 模型。同时,“联网搜索”功能开启后将禁用文件上传,以免干扰搜索结果。
案例教学:Deepseek 助力高效办公
Deepseek 的应用远不止于文本生成,还能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PPT 制作等领域。以生成工作汇报为例,通过合理配置 Deepseek-R1(满血版),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首先,借助 AI 生成工作汇报模板,明确包含目标设定、逻辑架构、重点突出等内容模块。随后,将 Excel 表格中的数据导入模板,利用 AI 自动填充空缺信息,形成初步文稿。接着,将文稿转换为 PPT 形式,并提取核心框架制成结构图,便于后续复用。
具体操作过程中,每一步骤均需紧扣任务目标,避免一次性提出过多要求。例如,先由 AI 提取关键要素,再据此搭建模板,确保输出结果聚焦明确。同时,针对缺失部分,应主动补充完整后再提交验证,从而保证最终成果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 R1 模型具备强大的创造力,但仍需适度引导,切勿过度干预其思考路径。通过不断实践积累经验,用户能够逐步掌握高效运用 Deepseek 的诀窍。
PPT 转化与结构图制作
若想将工作汇报转化为商务演示材料,可选用 Kimi 或 WPS AI 两款工具。上传文档后,要求 AI 生成 Markdown 格式的 PPT 大纲,再通过 Kimi 或 WPS AI 智能生成 PPT 文件。对于个性化需求,还可上传自定义模板,进一步优化排版设计。
为进一步深化理解,可尝试生成 Mermaid 格式的逻辑图,直观呈现文档结构。利用 Mermaid 脚本,在支持该格式的在线工具中绘制图形。若希望进一步扩展展示形式,可结合 HTML 代码创建交互式网页,使内容更具吸引力。
总结与建议
Deepseek 凭借其强大的推理能力和灵活的应用模式,已成为众多专业人士的理想选择。从模板生成到数据填充,从 PPT 转化到结构图制作,Deepseek 都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然而,真正驾驭这一工具的关键在于持续练习与深入探索,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显著提升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