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89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智能汽车不仅需要“大脑”——强大的计算能力,也离不开“眼睛”和“耳朵”——敏锐的传感器来感知环境和自身状态。随着行业巨头如英伟达、高通发展硬件智能芯片,车用无线传感芯片也成为提升汽车智能化的重要突破点。
无线传感芯片让智能汽车更轻便更灵敏
传统汽车装备约 100 个传感器,电缆长度近五公里,重量仅次于发动机和底盘。预计未来车辆芯片数量将突破 5000 颗,电子架构趋向集中化和手机化,使得无线化传感技术成为必然趋势。无线传感芯片的出现,不仅减轻布线负担,更提升汽车的环境感知和运行安全。
电池安全监控的无线化革命
电动车的电池安全由国家标准严格规范,要求电池包在热失控前 5 分钟发出预警。无线 BMS(电池管理系统)传感芯片的应用,打破传统“菊花链”串联限制,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扩展性,同时降低电线和连接器重量,简化装配流程,提高安全预警效率。
无线 TPMS 提升轮胎安全监测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通过无线传感芯片实现实时气压监测,及时报警防止爆胎等安全隐患。采用蓝牙 BLE 5.0 协议取代传统 433MHz 频段,不仅降低硬件成本,还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超低功耗的优势。目前国内企业已实现蓝牙胎压芯片的量产和行业领先,推动智能汽车安全向前发展。
赋能智能功能,提升驾乘体验
无线传感芯片使智能车载空调、自动车灯与雨刷等功能灵敏响应环境变化,极大提升能耗效率和驾驶便利性。数字钥匙技术基于蓝牙实现无钥匙进入,方便用户,同时新型倒车雷达结合多种传感器,实现手机远程泊车操作,极大便利了车主。
无线传感芯片产业发展趋势
随着智能汽车芯片数量大幅增长,尤其是传感芯片需求激增,国内芯片厂商技术突破迎来市场爆发期。行业产品开发周期不断缩短,技术模块化设计像拼搭乐高一样,提高研发效率。芯片安全可靠性的要求类似于医药行业,确保产品通过严格验证后才能实现大规模量产。
全球芯片短缺背景下,细分无线传感芯片市场相对稳定,且部分大厂因战略调整退出,为创业公司提供了拓展空间。两轮电动车领域同样受益于无线传感技术,保障骑行安全并提升能效。持续资金投入和技术升级,将推动更多高集成度单芯片解决方案问世,助力智能汽车安全与智能化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