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98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3 年,如同波澜壮阔的航行,我们经历了全球经济压力的重重挑战,但依旧坚持谨慎乐观的投资策略,专注于中国市场,着眼科技创新。
从经纬的投资动态来看,我们仍旧保持之前的方向,发现超过 90% 的资金流向硬科技领域,并在产业化之前进行投资。这一年,我们成功退出的项目达到了 24 个,包括粉笔、北森、易点云在港交所上市等,展现出企业的强大生命力。
我们的被投公司为超过 155 亿人次提供服务,创造了 8900 万个全职和兼职岗位,带动了制造、电力、建筑等多个行业的发展。这是我们写年终总结的第十年,以往我们总是从投资策略开始,然而今年我们决定反转思路,先来总结那些表现优异的企业所采取的逆境增长策略。
一、产业整合
产业整合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历史经验显示,这往往是企业巩固市场与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策略。尤其在市场低迷时期,行业的分化加剧,通过并购获取优质资源,强化产品线与服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赛美特通过精准的并购战略,成功优化了其业务结构并提升了运营效率。并购成功的关键在于事先明确目的,无论是为技术还是团队的整合。并购后的整合同样重要,分阶段、统一管理将有助于缩短磨合期。
二、构建平台化技术
对于面临业务萎缩风险的企业,构建一个技术平台便成了支持转型的重要手段。以镁伽科技为例,该公司利用底层技术平台来突破生命科学领域的市场壁垒,成功进入半导体与新能源赛道。
宇树机器人在 2023 年也借助模块化的技术,在短期内扩展至人形机器人领域,成为行业领军者。
三、结合 AI 技术
显然,AI 已经成为 2023 年的市场热点。虽然大多数 AI 应用仍处于试验阶段,但企业通过构建高效的行业模型与将 AI 作为赋能工具,显著缩短应用的周期。例如,幂律科技在法律服务中利用 AI 提升了合同审查的效率,深势科技则在新药与新材料研发中展示了 AI 的应用潜力。
展望未来,AI 将深入融合于各个行业,推动工业研发、小团队创新以及科技发展的新机遇。全球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主题,尤其针对那些细分领域中表现突出的企业。
在 2023 年,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新兴增长点包括新能源、智能电动车、智能制造等领域。比如在新能源方面,行业正在经历重大的革新,电池生产与储能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转变。
总的来说,无论是智能电动车的发展,还是消费市场的动态变化,适应性始终是成功的关键。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唯有不断调整策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