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汽车报告:智能辅助驾驶迎来五星新标准

8次阅读

共计 78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智能辅助驾驶依然是车企竞争核心

尽管有人觉得智能辅助驾驶热度下降,但事实并非如此。刚刚结束的上海车展再次证明,这依然是各大车企争夺的重点领域。智能辅助驾驶不仅是用户体验的关键,也是衡量 AI 汽车产品力的重要指标。

目前,智能辅助驾驶的发展已经触及技术天花板,但基础功能却在快速普及。无论车型、价位还是动力形式,智能辅助驾驶正迅速覆盖各种车型。尤其是燃油车,也在推动“油电同智”的进程,让智能辅助驾驶成为标配。

智能辅助驾驶分级标准正式推出

为了更好地评估智能辅助驾驶的能力,智能车参考联合量子位智库推出了《中国 AI 汽车产品报告 2025 Q1》。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五星智能辅助驾驶分级标准,用来直观反映 AI 汽车的能力等级。

五星智能辅助驾驶代表“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覆盖,包括从停车位出发,自动行驶到目的地,涵盖行车与泊车全过程。这种体验目前是最领先的,代表着行业前沿。

除了五星标准外,其他星级的辅助驾驶能力也有所定义。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的五星标准可能会成为新的四星标准,而低等级的标准则可能被淘汰。

不同车型的智能辅助驾驶表现

从一季度的新车来看,高速 NOA 功能在 7 万元以上的车型中基本实现了标配。而在城区 NOA 方面,由于技术成本较高,大多数车型仍需额外付费,主要集中在 20 万元以上的中高端车型。

不过也有一些厂商选择了不同的策略,比如小鹏 G6 就实现了全系标配城区 NOA,成为同价位车型中的佼佼者。而像问界 M9 和 Model Y 焕新版这样的车型,则提供付费订阅服务。

整车智能化趋势显现

为了提升智能辅助驾驶的表现,整个行业正在推动智能座舱、智能底盘和智能网联等领域的融合。从电子电气架构到软件系统,智能化正在向整车全域渗透,让每一辆车都变得更加智能。

总的来说,智能辅助驾驶不仅没有退热,反而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智能辅助驾驶将会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