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48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最近,ChatGPT 和大模型的热潮引发了一场创业浪潮,许多高管纷纷选择辞职投身于新的创业项目。其中,来自阿里巴巴、腾讯和快手等大公司的中层高管更是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在这一波热潮中,阿里巴巴的技术副总裁贾扬清和腾讯的副总裁郄小虎都是备受瞩目的离职创业者。贾扬清在 3 月宣布,和团队一起辞职并致力于 AI 相关领域的创业。而郄小虎则在近期也离开了腾讯,并有意投入到 AI 方向的创业项目中。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例子是,快手的 AI 核心人物李岩早在 2021 年就已离职,并于 2022 年创办了元石科技,专注于多模态大模型的研发。而亚马逊的首席科学家李沐则可能加入 Boson.ai,这是一家由机器学习专家创办的公司,这位专家正是李沐的前博士生导师。
这些高管的离职不仅反映了他们对 AI 领域的浓厚兴趣,还显示出他们强大的技术背景与创业动力。许多投资人表示,他们更倾向于支持那些拥有互联网大型企业背景的创业者。对于这些辞职创业的高管来说,他们都有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技术基础,这在激烈的创业竞争中给予了他们巨大的优势。
比如,美团的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在 2 月宣布要建立一家名为北京光年之外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目标是打造“中国的 OpenAI”。他个人出资 5000 万美元,并成功吸引了美团创始人王兴的支持,获得了 2.3 亿美元的投资意向。而在此背景下,该公司的估值已达到 2 亿美元。
而贾扬清的创业项目也备受期待,目前他的初创公司已获得了融资意向,且他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带着团队一起前行。贾扬清在阿里巴巴的地位一度非常高,仅次于集团 CTO,年薪曾达 200 万美元(约合 1376 万元人民币),可见他在技术领域的成就与认可。
另外,关于郄小虎,他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拥有在谷歌长达 12 年的工作经历,曾担任过全球技术总监。在加上他在腾讯的副总裁职务,其丰富的履历也让他在创业时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
早在郄小虎离开之前,腾讯的前副总裁姚星就已经开始他的创业之路,创办了元象唯思,并获得了高额融资。大企业的高管辞职后创业,不乏得到原公司投资甚至收购的案例,这些人都带着成熟的商业思维与行业资源。
投资人士认为,要让大模型真正发挥作用,除了技术外,成功的产品是必不可少的。比如,ChatGPT 的成功就极大地依赖了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现阶段,市场需要的是既懂技术又懂产品的复合型人才,这给创业者提供了许多机会。
目前,王慧文正在扩大团队,积极招聘产品经理等技术人才。光年之外的创始人团队也在持续扩展,以确保在技术和产品上的双重优势。对于大企业背景出身的创业者,成功的可能性相对更高,因为他们拥有丰厚的人脉和资源。相较之下,快手的李岩和华为的稚辉君在人才引进上可能面临更多挑战。
小冰公司的 CEO 李笛表示,在大模型的背后,需要搭建生态系统来支撑它的可持续发展。这包括用户的反馈和商业回报等。大公司出走创业的人,若能利用原有的资源优势,将有望在某个特定领域实现突破。
许多人认为,中国也在寻找自己的“Sam Altman”。Sam Altman 在接管 OpenAI 后组建了盈利公司,并成功吸引了融资。这样的模式在 AI 创业中显得尤为重要,创始人负责技术,而 CEO 则负责资金和资源的整合。因此,寻找一个合适的 CEO,对创业公司的未来至关重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管进入这一领域,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技术、产品、管理和资源的整合都需要创业者具备极高的能力。对于大多数技术人才而言,他们想要在这波 AI 创业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不仅要拥有过硬的技术能力,更要能有效地管理和推动团队的进展。总之,技术与人性之间的平衡,依然是创业者在这一波浪潮中需重点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