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54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上海问题,恰似一个复杂的“电车难题”。
电车难题最初源于英国哲学家菲利帕·富特 1967 年的一篇论文。如今的版本是:一辆电车在铁轨上行驶,行进方向有 5 个人被绑无法动弹,电车即将压过,可扳动拉杆改变走向使其驶入另一轨道,但那边也绑着 1 个人。该如何抉择?有人秉持“功利主义”,认为 5>1,应救 5 个人这边,因为这是群体利益最大化。然而,当“另 1 个人”身份特殊,如孩子、老人、孕妇、爱因斯坦或自己家人时,且任由电车压死 5 人自己是旁观者,扳动轨道致 1 人死亡自己成凶手,这又该如何计算?因功利的“不可计算性”,人们在诸多真实的“电车难题”中,为“什么才是 greater good”争论不休。
上海问题包含三个环环相扣的电车难题。
第一个电车难题:全体居家
2020 年初疫情来袭,1 月 23 日武汉封城,全体居家。其本质是阻断传播,因为疾病传播关键在于“人·传·人”。战胜疫情需围绕这三点做三件事:控制源头、阻断传播、治病救人。全体居家就是阻断传播这一环节。但这其实是个电车难题,一边是难以计算的生命代价,另一边是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无论选哪一边都有选错的可能。如今回头看,选择“全体居家”是正确的。那些未如此做或无力这样做而“被迫躺平”的国家损失惨重。到 2021 年底,美国 5484 万人感染新冠,82.4 万死亡。按此比率,若中国未选“全体居家”,可能导致 352.6 万人死亡。同时,中国因防控得力,经济暂停后快速复苏,成为 2020 年全球唯一经济增长的大国。疫情得控,经济得增,看似双赢,然而奥密克戎来了,第二个电车难题出现。
第二个电车难题:动态清零
全体居家本质是阻断传播,动态清零本质是控制源头,核心是以快制快,发现一人封控一地,不让源头进入社会面,从而避免因在社会面阻断传播影响经济正常运行。但动态清零也是电车难题,一边是万一清零不够快,疫情扩散后回到“全体居家”带来的经济重创、次生死亡;另一边是不和疫情赛跑、主动躺平可能带来的老人死亡、医疗系统挤兑。这几乎完全取决于“司机”速度与奥密克戎谁更快。原始新冠 R0 值约 2.5,德尔塔变种约不到 7,奥密克戎达 9.5。若 0 号病人传播 4 轮才控制,原始新冠这轮感染 39 人,奥密克戎感染 8145 人;传播 6 轮控制,原始新冠感染 244 人,奥密克戎感染 73.5 万人。所以奥密克戎传播速度极快。“深圳司机”采取发现一楼封一城策略,“上海司机”则想法不同,导致社会面复杂度飙升,几乎失控,最后只能全城封闭,如同玩“把红豆和绿豆分开”的游戏,过程中状况百出。越来越多人呼吁主动躺平,认为欧美如此。但选“主动躺平”,有数据显示新冠以来因医疗资源挤兑,慢性疾病死亡率增加 21%,糖尿病增加 83%,心血管疾病增加 29%,自杀死亡率增加 66%;选“动态清零”,医学博主 kkhenry 根据香港和英国数据分析,若中国现在主动躺平,会造成 1.4 亿 – 4.6 亿感染,84.6 万 – 251.72 万死亡,这足以击穿中国不均衡分布的医疗系统,也会击溃多数中国人神经。4 月 12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表示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不可能主动躺平。“扳道者”已做出选择,接下来目光投向“司机”,因为后续会面临物流、就医、转运等诸多问题,要给受伤者止痛,以最小代价开到“社会面清零”这一站,而这一站又关联着第三个电车难题。
第三个电车难题:逐步放开
4 月 8 日钟南山说完全开放不适用,动态清零可取,但要逐步开放。可何时逐步开放呢?或许是全体人口加强针接种率尤其是老人接种率大幅提高时,或许是医疗系统做好充分准备及压强测试时,或许是对易感人群 / 已感人群实现全面防护和高效救治时。这一天何时到来未知,但大家都希望早一点。上海在疫情期间每天都很魔幻,写这篇文章是想留下些什么给未来的自己,也希望相信世界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