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310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2 年 6 月 10 日至 11 日,2022 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圆满举行。大会以“创投风投创时代,创新创业创未来”为主题,众多国际、国内主流投资机构代表、专家、智库齐聚青岛,共同探讨新时代格局下创投、创新、创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中国创投风投的“内外循环”之路破题。
圆桌对话:探路可持续增长的创投担当
会上,洪泰基金合伙人李彤、青岛聚创中瀛私募基金总经理孙亚豪、华创资本合伙人陈欢、中芯聚源管理合伙人张焕麟与光大控股董事总经理、光大控股(青岛)总裁张年兵进行了主题为《探路可持续增长的创投担当》的圆桌对话,分享了部分精彩观点。
孙亚豪表示,整个 ESG 的理念和体系与投资逻辑并不冲突,在风险把控方面,ESG 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陈欢认为,投资机构在做项目筛选以及投后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关注 E(环境),还应从社会责任、社会影响力、公司治理和更多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考虑。张焕麟称,投资最重要的是投人、投团队,在 ESG 方面的践行,能够体现创业者和创业团队的胸怀,以及他们对社会的关心程度。张年兵指出,在 ESG 方面表现比较好的企业,往往都是商业道德标准较高、公司治理比较优秀、比较重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在资本市场受认可的程度也更高。
嘉宾介绍
李彤邀请各位嘉宾介绍自己及所在机构。孙亚豪介绍,自己是中国聚创中瀛私募基金总经理,公司成立于 2018 年,是省市区三级联动的混合制投资管理公司,主要推动在市北落地 50 亿规模的产业基金,招引实际到位资金约 6 亿元,为市北创造了很多投资价值。
张焕麟表示,自己是中芯聚源的合伙人,中芯聚源是中芯国际旗下专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投资的专业机构,成立于 2014 年,已投资 220 多家企业,管理规模约 260 亿,与多地政府有合作,团队成员对行业了解深入,能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张年兵介绍,自己是中国光大控股的张年兵,光大控股是中国光大集团下属专注股权投资和跨境资产管理领域的旗舰平台,在香港注册、上市,管理规模超 2000 亿港币,他负责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起设立基金,包括管理运营和对外投资,光大控股与青岛渊源深厚,合作良好。
陈欢因疫情未能到现场,她介绍自己来自华创资本,华创资本是主要聚焦早期投资的综合性基金,在消费、医疗、软件、硬件四个领域,覆盖天使轮至 B 轮投资,共投 200 多家企业,管理规模 100 亿人民币,她负责硬科技领域投资,关注半导体、智能制造、碳中和、新材料、智能出行等领域创新机会。
李彤介绍,自己是洪泰基金的合伙人,洪泰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近 300 亿,重点关注大科技及大健康投资赛道,希望通过投资帮助创业者解决成长路径问题,包括资本市场资源对接,创始人理念融入投资,契合可持续增长的创投担当主题。
李彤还提到 ESG 最近最出圈的话题是标普 ESG 把特斯拉剔除出去,想与大家交流对 ESG 的不同理解,以及创投机构如何将 ESG 与投资相结合。
ESG 与投资的融合
孙亚豪认为,国有管理体制下,管理方向与 ESG 相辅相成,投资不仅关注企业盈利价值,还关注企业管理和社会责任,投资的很多赛道项目都加入了 ESG 概念和评价体系。他分享了 2021 年投资的一个绿色能源、智慧城市项目,该项目运用大数据分析,做到智慧楼宇、智慧校区、智慧城市,最大限度做到低碳环保,效益良好,且第一个运用 ESG 评价体系,对投资有很大帮助,往后 ESG 体系对投资有正向推动作用。
张焕麟表示,私募股权投资天生有 ESG 基因,在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让被投企业合规化、公平合理治理企业、做到透明,以及建立公众信任感,符合 ESG 方向。投资过程中不断帮助企业完善管理机制进入资本市场,且抓住集成电路产业节能减排相关工作,被投企业在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赛道,符合 ESG 大潮。
张年兵称,光大控股重视 ESG 表现,过去连续十几年披露 ESG 报告,去年在董事会层面成立 ESG 委员会进行顶层设计。ESG 理念内容宽泛,包括环境、社会、治理等多方面。创投可与 ESG 理念很好融合,投资机构践行 ESG 理念可从三方面着手:做投资决策时引入 ESG 原则评判项目,将资金投入 ESG 表现优秀企业;对已投资企业,在投后管理和赋能方面推动其提升 ESG 表现;投资机构自身运作时提升 ESG 表现,包括优化公司治理和参与公益践行社会责任等。
陈欢赞同前几位嘉宾观点,风险投资行业与 ESG 紧密结合,风险投资机构应支持 ESG 发展。从 2006 年联合国提出负责任的投资原则开始,ESG 受到更多关注。标普把特斯拉剔除出 ESG 指数,反映出人们关注 ESG 时可能更侧重 E 方面,投资机构做项目筛选及投后管理时,不仅要关注 E,还应从社会责任、社会影响力、公司治理和更多利益相关者角度考虑,ESG 对企业长期价值创造有益,值得关注和支持。
李彤分享自己做投资近 20 年,大部分时间聚焦医疗领域。从 ESG 角度看,医疗领域创新药和器械在环保方面影响因素较低,更关注 S 和 G,即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医疗行业社会责任感高,但在社会责任方面,需要更多企业做有临床价值的方向,投资机构应重点关注,过去行业存在高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问题。在公司治理方面,医疗行业创业团队多为海归,优势是对 ESG 规范认可度高,但科学家出身的团队对公司治理知识结构有欠缺,需要投资机构帮助完善。
ESG 投资案例分享
李彤提出,随着 ESG 理念认知和接受程度提高,企业和投资人因践行 ESG 理念得到了较好回报,邀请各位分享投资过程中的相关案例。
孙亚豪认为 ESG 理念和体系与投资逻辑不冲突,在风险把控方面效果显著。投资时将标的企业财务数据和 ESG 采集信息做横向综合评价,ESG 视角能甄别可持续、稳定发展型企业,规避有道德风险的企业。
张焕麟表示投资最重要的是投人、投团队,ESG 践行能体现创业者和创业团队胸怀。在半导体行业,会观察创始人、创业团队对周边环境和社会的关心程度,帮助对 ESG 概念不清楚的团队成长,利人利己。
张年兵认为履行 ESG 责任,从企业角度看,虽会付出成本,但总体可控。它带给企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和更好社会形象,在 ESG 方面表现好的企业在资本市场受认可程度更高。ESG 理念帮投资机构避坑,投后帮助企业提升公司治理也取得良好效果,重视 ESG 表现对投资机构和实体企业都很有意义。
陈欢表示,过去认为 ESG 是成本,现在随着社会管理体系变化,外部性因素融入企业内部,成为企业自身发展一部分。做好 ESG 与企业风险规避相关,如外卖小哥权益问题影响平台评价和判断,甚至影响监管整顿及财务状况,说明 ESG 对企业发展和生存基础有重要影响,投资机构关注 ESG 能规避很多风险。
李彤分享医疗行业案例,2003 年投资迈瑞医疗,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使医疗资源可及性更强,迈瑞医疗成长为千亿市值公司,几十亿净利,体现了 ESG 优势。
对 ESG 的理解与定位
最后,嘉宾们用一句话总结对 ESG 的理解或在投资中未来的定位和预期。
孙亚豪表示,聚创中瀛统计发现,全国与 ESG 相关的基金有 160 支,总规模 600 亿,在全国双碳背景下,ESG 有巨大发展潜力,不论从风险防控还是投资逻辑端,都有巨大发展机会,要积极探索、勇于尝试。
张焕麟认为,ESG 不应是口号,而是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体现在生活点滴中,是过程而非目的,应将公司价值、创始人价值和 ESG 为社会带来的价值联系在一起,共同践行 ESG。
张年兵称,践行 ESG 就是践行投资向善,投资不单是赚钱,应是让社会更美好的行为。
陈欢表示,在碳中和、碳达峰及倡导共同富裕的时代,ESG 不再是可选项,企业必须重视,关注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利益,日常践行 ESG 理念,目标自然达成,而非刻意追求。
李彤希望大家秉持 ESG 投资理念,赚钱是结果而非最终目标,要有更远视野、更强担当,获得更好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