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变动下,中国Ebike公司的美国市场新局

7次阅读

共计 87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关税有新变化,这对出海行业可是个好消息。美国和中国达成协议,大部分相互加征的关税暂时取消,美国还下调了对中国商品的基本关税。

很多创业者这一个月心情复杂。Ebike 公司 Velotric 的创始人张曦在美国时,特朗普 145% 的关税落地,妻子很焦虑,因为收到很多询问公司是否要倒闭的信息。

中国硬件公司喜欢欧美市场,Ebike 就是个例子。过去两年欧洲 Ebike 增速停滞甚至下滑,美国就成了新目标。但关税打乱了行业方向,比如特宙斯原本准备开辟美国市场,特朗普宣布涨关税后,他们只能观望。

不过中国 Ebike 公司没得选,因为 Ebike 面向海外发达国家市场,那里骑行文化盛行,能支撑其售价。像 Urtopia 就计划大幅拓展美国市场,即便初期会亏损。

现在中国 Ebike 公司很艰难,要么在欧洲存量市场内斗,要么承受美国市场的大起大落。张曦觉得这或许不是坏事,能淘汰没品牌力的企业。

1. 放弃美国市场?

4 月,特宙斯创始人郭东盛从欧洲回来,欧洲和美国市场的差异很明显。欧洲骑行文化浓厚,市场规模大,是中国 Ebike 厂商之前的首选。

但 2024 年情况变了,欧洲经济下行,Ebike 市场雪崩,进口量和额都大幅下降。而美国市场增速可观,消费者对 Ebike 的理解也加深了,Urtopia 布局美国后营收大增,所以没企业愿意轻易放弃美国市场。

2. 美国市场成本优势的不确定性

中国厂商转向美国,还因为税费相对欧洲低。欧盟对中国电动自行车征高额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业内有几种应对策略,但都不太可持续。

美国以前对中国 Ebike 关税正常,这是优势。特宙斯原计划在美国低价促销,但关税暴涨后,促销难持续。不过美国关税按成本价上调,整体交付成本仍比欧洲稍低,特宙斯在观望定价策略。

3. 低端 Ebike 或被洗牌

美国 Ebike 企业低价竞争严重,关税上涨会让亚马逊上的中低端 Ebike 卖家受伤。卖家算过账,利润微薄,还要面对认证等成本。

美国市场对 Ebike 认证要求在提高,以前市场有漏洞,现在要淘汰一批低端玩家,有品牌力的企业机会更大。中国 Ebike 行业发展快,但现在要靠供应链、品牌和研发等优势应对挑战。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