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60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怀化,这座因铁路而兴的城市,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产业优势?许多人可能未曾注意到,怀化被称为“中国道地药材之乡”,是湖南省中药材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靖州作为怀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年交易茯苓达 11 万吨,占全国总量的七成,已然成为全国最大的茯苓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在第十一届全球湘商大会期间,众多国内外医药企业代表齐聚怀化,探讨合作与发展。
中医药产业的吸引力
修正集团董事长修涞贵对怀化给予高度评价,称在这里投资兴业感到安心、放心、舒心、暖心。2023 年 6 月,修正集团与怀化达成合作协议,计划投入 13 亿元建设生物医药项目。修涞贵回忆道,怀化市和靖州县政府以高效务实的态度推进项目落地,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是什么让一家年营收超过 600 亿元的企业选择怀化?怀化究竟具备怎样的产业优势?在全球中医药出海的大潮中,怀化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全球湘商大会的讨论可以发现,怀化在中医药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怀化不仅是中国南方中药谷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承载着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发源地文化,未来有望成为中医药产业的新高地。
福地的优势
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怀化正是这样一块福地。其地处武陵山脉与雪峰山脉之间,沅水流经全境,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中药材生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规定,道地药材是指那些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品质更优、疗效更好的特定区域出产的中药材。怀化完全符合这一定义,其特有的“怀六味”(茯苓、黄精、山银花、天麻、龙牙百合、青风藤)品质卓越,深受市场青睐。
例如,雪峰山天麻的天麻素含量高达 0.45%-0.7%,远超国家标准;怀化细叶黄精的黄精多糖含量介于 14%-27%,同样显著高于国家标准。此外,怀化还制定了严格的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规范,确保药材质量和稳定性。
开放包容的环境
除了资源优势,怀化的营商环境也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完善的交通网络是关键因素之一。怀化拥有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形成了“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体系,极大提升了物流效率。
同时,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增强了吸引力。怀化出台了多项鼓励措施,包括土地支持、人才引进和上市奖励等,为中医药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据统计,今年怀化新增签约中医药项目 43 个,开工项目 35 个,投产项目 9 个,吸引了包括华润三九、广药集团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入驻,总投资额达到 83 亿元。
国际化视野下的布局
怀化不仅致力于国内市场,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目前,怀化已构建起“依托双通道、对接两大洋、服务双循环”的开放格局,开通了中老、中越、中缅、中欧四条国际物流线路,覆盖全球 86 个国家和地区。
在第七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出,2023 年中国中医药产业收入突破 7000 亿元,占全球医药工业总量的四分之一。这一成绩凸显了中医药产业的巨大潜力。怀化积极响应号召,制定了详细的产业发展方案,明确提出要打造中医药全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中国南方中药谷”成为怀化新的城市名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怀化正与湘商展开深度合作,共同谋划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认为,当前中药产业正处于历史机遇期,但也面临创新不足、质量监管难度大等问题。
破解难题与创新发展
针对上述挑战,怀化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首先,强化科研攻关,组建“怀六味”科研联盟,采用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开发模式,加快新药研发步伐。其次,构建完整的“产、加、销”体系,推动单品种初加工市场建设,加强与国内外大型医药企业的合作,扩大出口规模。
此外,怀化还积极探索“中医药 +”模式,将中医药与医疗、食品、旅游等领域深度融合。例如,举办中医体质辨识活动,推出特色药膳菜品,打造工业旅游线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这些举措表明,怀化正朝着更加多元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逐步确立其在全球中医药产业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