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96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1 年 12 月 30 – 31 日,一场备受瞩目的盛会成功举办,它就是启明创投 CEO 云端峰会。这场历经十三年的峰会,为 CEO 们搭建了一个绝佳的交流探讨平台,共同见证技术与创新的先锋力量,深入探讨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下,TMT 和医疗健康领域所面临的机会与挑战。
本次会议特别聚焦企业从 0 到 1、从 1 到 10、从 10 到 100 成长过程中的战略布局与组织变革。秉持着“向新恒新”的理念,对创新的追求永不停歇,论坛更期望深入探究创业企业如何积极面向未来,思考可持续的创新之路。
来自半导体、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领域的 13 位顶级企业创始人、CEO、高层管理者齐聚峰会现场,与启明创投投资人一同分享了对行业的深刻见解以及创业的宝贵经验。启明创投合伙人叶冠泰发表了题为《TMT 投资赋能创新企业》的主旨演讲,详细阐述了启明创投在不同时代的投资策略演进,以及在多个细分领域的投资策略。
启明创投的 TMT 团队由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管理,他拥有超过 30 年的企业管理和投资经验。团队成员包括四位合伙人和两位执行董事,他们不仅具备投资能力,还在高科技企业有着丰富的工作经历。叶冠泰个人拥有超过 17 年的投资经历,曾任职于英特尔、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等,其他同事也曾在微软、普惠、思科等知名科技公司工作,是一支经验丰富的投资团队。其消费互联网团队同样经验丰富,不断探寻下一个社交与商业的大浪潮。
从 2006 年起,启明创投在高科技领域的投资策略不断演进。2006 年处于 PC 时代,投资方向是寻找将实体经济业务搬到互联网的优秀企业。随着互联网使用的成熟,进入智能手机阶段,启明创投成功在移动互联网生态布局。2014 年开启“硬科技”投资时代,投资领域广泛,涵盖 SaaS、云计算、芯片、先进制造、汽车生态、新消费、新社交、医疗 TMT 融合等。
TMT 团队在过去十年持续预判并抓住颠覆式机会。2010 年提前布局小米、美团等公司,因预判到智能手机崛起带来上网习惯转移。2011 年投资知乎,后又投资哔哩哔哩。在 AI 领域,2013 年投资云知声,2014 年投资旷视科技。2015 年投资优必选机器人和石头科技,石头科技于 2020 年在科创板上市。2017 年投资文远知行,同年还投资半导体领域,2019 年投资禾赛科技。2015 年投资同盾科技,2018 年投资探迹科技。
接下来分享启明创投在十个细分领域的投资策略。在 SaaS 和云计算领域,中小企业上云需求增加,应用软件助力提升运营效率,如探迹科技帮助企业获商机,小鹅通是直播 SaaS 公司。计算和基础软件方面,2014 年投资星环科技,其在数据库领域表现突出,还投资了 TigerGraph。在半导体领域,中国晶圆厂建设加速,除芯片设计,在半导体设备方面也加大投入。在自动驾驶领域提前布局,看好中国电动车市场未来十年的爆发式增长。在自动化和机器人方面,2013 年投资运泰利,2019 年投资梅卡曼德机器人。在新消费领域,基于中国人口和消费大国的特点,布局新消费习惯、用户服务及消费升级等机会。在区块链和“交叉领域”,认为元宇宙和 Web3.0 时代技术有颠覆性机会,提前布局多家公司。此外,还与医疗健康投资合作,投资多个 AI 医疗制药、医疗软件等相关项目且成果显著。
启明创投认为科技投资赋能关键在于有懂行业、经历行业周期、懂公司的成熟项目团队,还邀请业界和学术界领袖级顾问团队助力,如半导体领域团队成员包括上市公司 CEO、知名公司 VP 层级高管及大学教授等。在赋能方面,从方向、短板、节奏、资源和融资给予最大帮助,基于长期丰富投资经验,在财务、人力、市场等方面提供建议,帮助企业打造内部能力。
充分的投前尽调是投后服务基础。坚持投资要全面了解,花大量时间做细分行业调研,甄选投资标的时详细访谈企业核心团队,进行全方位尽职调查,为投资负责,也帮助制定投后计划。
投后赋能从战略、团队建设、市场、募资四点展开。战略方面,凭借行业经验为企业提供合适建议,拓宽视角。团队建设方面,根据公司发展阶段提出人才引进建议。市场方面,作为企业在市场上的坚定布道者,利用投资视角和接触面广的优势,提前对接资源。募资方面,站在一线基金和董事会成员视角,为公司提供行业热度、估值体系等判断,寻找优秀基金,助力公司决策。
叶冠泰还分享了科技投资和赋能的心得。其一,发展速度是结果而非目标,创业如马拉松,基于产品力、用户口碑和团队能力,练好内功才能持久加速。其二,创业艰难且是小概率事件,投资人要管理好心态,冷静为公司出谋划策,做创业公司最好的伙伴。其三,好的投资高风险、不易懂,早期投资市场不清晰、团队有缺失,帮助创业公司从失败边缘成长,见证其成功,公司才能长远发展。尽管当前投资面临疫情后经济下滑、通胀、美联储收缩、中美贸易战、供应链紧缩等挑战,但中国企业在过去 17 年不断成长,中国的长期主义是投资依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