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大厂到教师生涯:我的转型经历

7次阅读

共计 92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玉瑶(化名)三年前作为校招生加入了互联网行业,彼时众多同学都将进入大厂视为首选,她也不例外。凭借两段实习经验,她顺利拿到了几家知名企业的录用通知。经过权衡,她最终选择了一家大厂入职。

起初,她适应得不错,但随着时间推移,她陷入职业瓶颈,既无法突破晋升路径,又不愿满足于现状。此外,她意识到这份工作侵占了她的私人时间,于是决定辞职寻找新方向。经过深思熟虑,她认为自己性格稳重、责任心强,更适合从事教育工作,尤其是享受寒暑假带来的自由。

求职之路

在离开互联网行业前的半年,玉瑶便开始广泛搜集学校招聘信息。她重点关注高校人才网及各类公众号发布的职位信息。然而,与互联网公司的高效筛选流程不同,学校招聘显得更为繁琐,需要提供许多早期资料如成绩单、获奖证书等,并按特定格式打包发送至指定邮箱。

尽管如此,她的投递过程并不顺利。最初几周杳无音讯,直到主动致电确认才得知对方未收到邮件。经过多次尝试,她陆续向几十所学校投递简历,其中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遗憾的是,由于学历背景限制,公办学校几乎无缘,而民办学校虽给予机会,却也面临诸多挑战。

初入教育领域

最终,她成功入职一所民办大学,成为该校的一名教师。入职初期,她惊讶于这里的管理模式——同事们并非固定坐班,而是根据课程安排灵活调配时间。每周例会和特定活动期间才会聚在一起交流。

目前,她的主要职责包括协助学生撰写论文、参与各类教学活动以及旁听其他老师的课程。同时,她还需处理大量教学文件,例如修订教学大纲、制定授课计划等。学校对学生课堂表现有着独特的要求,诸如“前排就坐率”和“抬头率”,旨在提升课堂参与度。

尽管如此,玉瑶认为这份工作的自由度较高,且有机会接触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学校的管理模式更为严格,教师需全程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扮演类似“全职保姆”的角色。

职业展望

目前,她尚未明确未来的职业规划。部分同事正计划攻读博士学位或投身自媒体行业,而她则倾向于利用这段经历探索更多可能性。她坦言,现阶段更看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而非盲目追求高薪。

回顾整个转变过程,玉瑶感慨良多。她认为,无论身处何地,保持自我认知并勇于尝试才是关键。对于同样面临职业困惑的人群,她建议尽早明确自身需求,勇敢迈出舒适区。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