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崛起:数字经济引领区域新未来

6次阅读

共计 140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年来,数字经济正在深刻改变区域经济的格局。高创新能力、强渗透性和广泛覆盖的数字产业,与新质生产力高度契合,已成为国家重点布局的战略方向。随着《2025 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的出台,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成为全国各地的共同目标,也迎来了一轮新的竞赛。在这股浪潮中,西南地区异军突起,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西南火速崛起:从爆款到文创高地

4 月 18 日,全球票房突破 156 亿元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 2》)在成都亮相,短短 80 天便席卷全球,跻身全球影史前五名,成为“顶流”现象。这不仅点燃了奥斯卡级别的文化热潮,也让成都的数字文化产业声名鹊起。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王者荣耀》连续登顶全球手游收入榜首,彰显出西南文化产业的强大实力。根据最新的《2024 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成都、重庆、昆明、贵阳等城市纷纷跻身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形成了强有力的数字经济第一方阵。特别是,贵州算力超过 55EFLOPS,成为南部最大的数据中心集聚区;成都数字创意产业链上,人工智能企业超过千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 1500 亿元。这一切都表明,西南正迅速成为数字文化和创新的热土。

深耕细作:打造文创高地

成都为何能成为数字文创的重镇?答案之一是厚积薄发的产业基础。早在 2005 年,腾讯等企业在成都布局游戏、动漫产业,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生态体系。2015 年,《王者荣耀》的成功,让成都成为全球首个日活跃用户破亿的游戏城市,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如今,成都已拥有超过 7000 家游戏企业,产业收入接近 700 亿元,从业人员 5 万,规模位居全国第四。此外,动漫与文创产业也在迅速发展,过去三年,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长速度达 12.6%,产业总值由 793 亿元升至 2876 亿元,占全市 GDP 比重提升至 12.2%。未来五年,成都计划培育超 50 亿元的数字文创龙头企业,推动产业不断扩张。

技术升级:数字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成都的崛起,离不开“生态”的支撑。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和本地高校培养的大量人才,成为产业创新的核心动力。早在 2000 年,成都就引入腾讯、育碧等科技公司,推动游戏和动画产业的发展。如今,成都的游戏产业集聚了金山、完美世界、育碧等知名企业,相关企业超 7000 家,产业产值达到 700 亿元,产业链日益完善。腾讯的深度布局,通过建设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助力企业数字转型。例如,重庆、成都已成为“东数西算”的核心节点,算力规模迅速提升,形成“算力底座 - 智造中枢 - 应用场景”完整产业链。贵阳作为国家级大数据试验区,今年算力突破 55EFLOPS,成本比东部地区低 40%。

拥抱“AI+”,引领产业变革

如今,西南地区正积极推动“AI+”战略,贵州、四川、重庆纷纷出台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目标是加快技术创新与落地应用,推动产业升级。例如,重庆打造“数据—算力—模型—应用—安全”全链条体系,助力传统产业转型。腾讯云副总裁指出,未来几乎所有产业都会因为 AI 而实现升级,打破增长瓶颈。重庆的汽车产业、金融、制造业都在借助前沿 AI 技术,迎来新一轮发展。以长安汽车为例,早在 2017 年就与腾讯合作,开发智能驾驶系统,提升研发效率 50%。不仅如此,“东数西算”战略下,成都、重庆、贵阳逐渐形成“算力 - 智造 - 创新”的矩阵,为西南数字经济提供坚实支撑。随着“AI+”的不断深化,未来西南区域必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引领者。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