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75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日前,创业邦公布了 2021 年度的两份榜单,即《中国最受赞赏的创业投资机构》和《中国最受赞赏的早期投资机构》。与其他榜单不同,此次引入了同行评议的评价方式,让同行们选出他们心中最具影响力的投资机构。值得关注的是,红杉中国及其旗下的种子基金在这两份榜单中都位居首位。
红杉中国作为国内顶尖的投资机构之一,自 2005 年创立以来,助力众多企业发展,投出了 130 多家上市企业,近 80 家独角兽公司,是新经济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持者。其获得中国最受赞赏的创业投资机构称号,实至名归。而旗下的种子基金,作为一支管理规模 50 亿且成立仅 3 年多的早期基金,能拔得头筹,着实令人好奇。
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的斐然成绩
从 2018 年成立至今,红杉中国种子基金成绩亮眼。它与 13000 多名早期创业者建立联系,投资了 180 多家早期企业,七成企业将其选为最早的机构投资人。众多项目发展至成长期,涌现出蓝湖、Opay 等估值超 10 亿美金的独角兽,70% 的被投企业成功进入下一轮融资。
在企业首次获投项目中,超六成项目是与同行合作达成,合作伙伴超 90 家机构,这也是其获“同行尊敬”的重要原因。今年,红杉种子投资速度明显加快,投资额超过去三年总和,预计今年将投资超 100 家公司。
聚焦硬科技与企服领域
红杉种子主要在 TMT、医疗健康和消费服务大赛道寻找早期结构性创新机会,重点布局互联网、前沿科技、生命科学、软件服务和新消费领域,尤其关注 AI 制药、新材料、垂直和通用 SaaS、合成生物、开源 / 云原生、低代码、网络安全、芯片 / 半导体、机器人、新能源、光伏等细分行业。
其赛道布局与红杉中国主基金看似一致,实则更侧重硬科技和企业服务领域,相关项目比例超 80%。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指出,当下中国创业主题深刻变化,科技主导的创业时代已至,先进制造、生物制药等领域存在薄弱环节,创业者应关注“更硬核”“更智能”“更交叉”的科技创业领域。
速度与精准投资并行
红杉种子投资逻辑与主基金一致,但突出特点是速度。“一次过会,当天出 TS”是其高效决策机制。2 – 3 位合伙人和创始人一次面谈就能达成投资意向,“一页 TS”更是全行业最短,省略复杂条款,方便创始人读懂。
红杉种子肩负红杉中国生态排头兵作用,强调“投早、投小、投科技”。沈南鹏强调“半商业、半公益”理念,红杉投资的天使轮、种子轮企业,第二轮融资可自动获至少百万人民币加持。红杉种子投资后不轻易退出套现,秉持长期主义精神,助力创业者赢得更多发展空间。
优质项目的判断准则
红杉种子与多数早期投资机构一样,看重早期投资中“人”的因素。会花大量时间与创始人沟通,了解其对事业的热爱程度及专业能力,通过细致尽职调查、访谈等工作,综合行业和公司经营状况做出最终判断,形成自身投资逻辑。
以企业服务为例,中国企业管理与欧美成熟市场有差距,企业服务领域发展较晚。但企业开源节流、提高效率的需求是刚需,美国出现的创新企业和模式在中国也会出现。当下数字化渗透率大幅提高,中国是全球数字化渗透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未来数字化发展空间大。
郑庆生认为优质企服项目有三个特点:一是找好对标参照物,通过比较对标公司分析行业情况和前景;二是预判中国市场特殊环境,考虑巨头参与、居民数字化渗透率高等差异;三是找准切入点,根据大中小企业分布、企业文化、预算习惯等选择合适模式。
长期主义背后的资源与服务支撑
坚持长期主义,投资机构靠的是资源和服务,这也是红杉受青睐的原因。红杉中国奉行“全员投后”,服务细致入微。
清华姚班出身的胡渊鸣,在 MIT 攻读博士期间因太极项目成名。红杉中国投资人与其建立联系,投资后提供全方位帮助,从办公用地、人才招聘到股权激励、市场信息等,还构建了完整中台团队和赋能团队,涵盖人事招聘、资本市场协助等多个方面。
时代变迁下的创投与创业
国家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红杉种子“投早投小、科技主导”的理念顺应时代趋势。每个时代循环交替,如今迎来以供给为主的创新时代,要求投资人具备学习能力,快速转型。
红杉中国招聘大量硬科技、企业服务背景人才,拥抱科技时代。对于创业者,郑庆生建议认清时代特征,模式创新酝酿周期长,当下创业需长期主义精神,选择热爱的项目,以苦为乐。投资机构要像企业家一样缔造传奇,需践行长期理念,如红杉中国“陪种子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