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市场猛涨1亿宠物背后的弯道超车策略

9次阅读

共计 148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年来,中国宠物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在 2021 年预计达到 3488 亿,2020 年则接近 3000 亿,复合增长率保持在 14.2% 左右。这一切的背后,是 1 亿只宠物共同撑起的庞大市场,以及宠物主对品质和服务不断提升的需求

先来看一下宠物主的主要人群特征。调查显示,最主要的宠物饲养者是 80 后和 90 后,尤其是 90 后,占比高达 33%。而且,这些人群拥有相当高的教育水平,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超过 90%,本科以上的占比更是超过一半。收入方面,家庭月收入在 2 万元左右的家庭占据主要份额,47.6% 的家庭月收入在 8000 到 20000 元之间。
那么,为什么他们会养宠物?答案很简单:情感依赖。数据显示,94% 的宠物主都是出于“情感动机”——寻求陪伴、缓解孤独。现代宠物不再被视作简单的“动物”,而是被人格化,成为家庭成员、朋友甚至“孩子”。比如,有人养狗养到痴情的地步,把它视为最亲密的家人。这样的情感需求,激发了庞大的宠物消费市场。

宠物类型不断丰富,市场大门不再只局限于猫狗

虽然先前人们普遍认为宠物就是猫和狗,但实际上,宠物的范围远远超出这个范畴。根据数据显示,2020 年,城镇地区的宠物总数超过 1 亿只,其中猫和狗占了绝大多数,但其它宠物类型也逐渐走入公众视野,比如各种水族鱼类、乌龟、仓鼠、鹦鹉,甚至一些奇特的“宠物”如蜥蜴、章鱼、麻雀,等等。一些宠物的火化和殡葬服务,也在不断扩大规模,比如北京一家宠物殡葬点,三年时间内火化超过 6000 只宠物,包括乌龟、龙猫、兔子等非传统宠物。

不可忽视的是,很多人对宠物的认知存在偏差——只认为宠物是猫狗,而忽略了这些动物中存在的多样性。实际上,各类动物都可以成为宠物,只要用心呵护。正是这种观念的转变,推动了宠物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铲屎官”的需求引领产业变革

宠物产业的核心其实是宠物的“铲屎官”——那些真正为宠物花钱、提供服务的人。调研显示,这群人的主力是 90 后、本科及以上学历、家庭月收入两万元左右的年轻人。他们不像上一辈那样只关心宠物的饱腹,而更注重宠物的健康、营养、精神状态。比如,他们会选择天然、无添加的宠物食品,甚至追求有机、强化免疫、调节肠胃的配方,这种“养娃式”的细致照料,在传统观念里几乎难以想象。

在医疗方面,年轻宠物主更愿意为宠物“投资”。去年有人花大价钱用激光刀进行微创手术,也有人选择宠物殡葬、宠物墓地,确保宠物能够有尊严地告别。这些变化,说明宠物主的消费观念正在逐步升级,愿意为心爱的宠物支付更高的费用。

宠物产业的创新方向:精准满足宠物和铲屎官需求

从宠物主的需求出发,行业内的创新也在不断推进。以“猫猫狗狗”品牌为例,发现很多猫咪喜欢喝活水,传统的水龙头水经常出现毛发、尘埃,为宠物带来健康风险。针对这一点,他们开发出过滤毛发、循环使用的宠物饮水机,很快走红市场,成为爆款产品。

目前,宠物主最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宠物看病贵、携带不便、商品质量参差、影响居家生活、拆家带来的损失。这些痛点,正是创业者和企业的机会所在。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企业能够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甚至崛起为行业的独角兽

比如,宠物医疗的成本逐渐变得可控,宠物用品的品质不断提升,宠物出行的便利性改善,以及宠物居家安全的技术创新,这些都在为行业带来变革。而积累的经验告诉我们,最成功的商业模式,往往是那些能够精准解决用户痛点的企业。这也是宠物行业高速发展的核心动力。

未来,随着宠物文化的不断普及和产业链的完善,宠物市场还将迎来更多可能性。只要从宠物和铲屎官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创新、提升服务,巨大的市场潜力就会被持续释放。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