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必知:认清“创业”本质的关键要点

5次阅读

共计 154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曾几何时,创新创业之风盛行,创业者备受追捧,像马佳佳、戴威、于佳文、胡玮炜等人被大众熟知。那时仿佛人人都以创业者自居,然而多年过去,这些人如今还有几个活跃,又有多少人持续关注呢?与此同时,资本圈也极度狂热,似乎投对几个项目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这让不少散户投资人产生错觉,误以为自己也能像朱啸虎、张磊、徐小平这些资本大佬一样坐拥千亿资产。但实际上,这里面有不少不合格的创业者以及拿着少量资金却盲目跟风的投资人。出现这种怪象,皆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创业的本质”。

其实,创业并没有被吹嘘得那么热,也并非无人问津就那么冷,把时间维度拉长,创业就是创业,其本质从未改变。对于创业者而言,有几件事需要反复认清。

一、创业成功是小概率事件,且是少数人的事情

在身边,很多人标榜自己是“创业者”并引以为傲,这其实很可怕。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只有不到 10% 的人适合创业,而在这 10% 中仅有不到 1% 的人能成为领军人物。所以,当看到身边众多创业者时,就得明白,他们大多是不理智的“冒险者”,随时可能“折戟沉沙”,赔掉自己的身家。更可笑的是,有人以为去工商注册了营业执照就是老板了,这就如同医生给病人打了麻醉药,麻醉后的自己已非原本的自己,这种认知非常可怕。不少创业者把创业当成了“赌博”,抱着“要是成功了就能崛起,要是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心态。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搞清楚“创业成功是小概率事件”的本质,只是鲁莽地选择了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那么,如何界定创业成功呢?有三个标准:其一,做到行业第一;其二,实现可持续成长;其三,受人尊重。若不明白“创业是少数人的事情”这一本质,很多人贸然去创业,实则并无益处,只会让更多不适合创业的人长期陷入困境。创业是创业者自己的事,与外界并无关联,千万别妖魔化创业的概念,事实上,从古至今,创业都只是少数人的事情。

二、创业成功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创业并非“包赚不赔”的美事,也不是今天创业明天就能成功的捷径,更不是为了拿到投资。创业的本质,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奋斗过程。从历史数据来看,一家成功的企业,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来精心打造。在这十年中,创业者要陪伴企业历经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找方向”,也就是做出一款有人愿意花钱购买的产品,并且找到一种能持续将产品卖出去的方法。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成为单项冠军,开始着力提升市场占有率,获取规模性的收入和利润。第三阶段是“多元化发展”,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仅靠单一产品称霸市场,企业需要开发系列产品,以此稳固自身在市场上的地位。第四阶段是“产业帝国”,很多企业难以企及这个阶段,通常需要三到四年才能完成产业帝国的构建。

三、创业不是估值游戏

不少创业者热衷于给自己的项目估值,却从不关注自身的利润、用户规模以及收入,这是相当可怕的。实际上,企业从来都不是靠估值就能成就的。衡量一个好企业,有三个标准。第一个指标是利润,凡是利润过亿的,基本都可称作好企业。第二个指标是用户规模,即便企业尚未盈利,但用户数量众多。第三个指标是收入,一年能收入过亿的,基本也都是好企业。只要满足其中一条,就是好企业,就值得去投资。

四、创业是一场自我修行

创业如同打仗,不是搞“创业大赛”,最终结果非死即活。创业不是为了赢得掌声,也不是为了获得关注。决定创业成败的是能否赚到利润、获得收入以及拥有用户规模。换言之,决定创业成败的是有没有用户愿意为你买单。最后想对所有创业者说,一定要牢记:创业是创业者本人的事情,它并非媒体的事情,不是观众的事,甚至不是政府的事。希望所有创业者认清这一事实,当处于掌声和鲜花之中时,时刻要警醒自己,也许更大的灾难即将来临。最后,再次强调:其实,创业没有那么热,也没有那么冷,把时间稍微拉长,创业就是创业,本质从来没有变过。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