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68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出海探寻增长的第二曲线,已然成为中国消费电子品牌的共同抉择。在 2021 年,众多消费电子品牌于海外收获颇丰。海尔集团年报显示,其当年海外经营利润增长幅度高达 48.1%。在海外市场崛起的安克创新,2021 年营收同比增长 34%,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 125 亿元。
这些企业堪称“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典型代表。历经多年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出口国。依据国家海关统计数据以及 Meta 发布的《家电及 3C 产品出海白皮书》,2021 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总规模为 1.44 万亿,其中消费电子产品约占出口总金额的四分之一。
“中国制造”早已跨越贴牌代工阶段,诞生了海尔、联想、华为、小米等诸多世界知名品牌,更有安克创新、石头科技等智能硬件新势力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2022 年,全球消费市场动荡频繁,但智能硬件行业依旧保持着高速增长的确定性,出海寻求增长的第二曲线成为中国消费电子品牌的共同选择。
中国硬件涌向世界舞台
在整个 2021 年,由于疫情期间远程办公与在家娱乐需求的激增,从全球出货量来看,依据 IDC 最新报告数据,2021 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为 8.95 亿台,同比增长 11.7%,智能硬件赛道持续稳健增长。
借助这波红利,不少中国智能硬件品牌凭借在制造领域长期积累的人才、市场等优势,成为世界智能硬件赛道的主力军。从 2021 年 5 月 Google 和 Kantar 在深圳联合发布的 2021 凯度 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榜单可知,10 强中,消费电子品牌占据 6 席,传统家电品牌海尔、海信也早早布局了智能硬件赛道。
这些品牌的集体涌现是“中国制造”长期积淀的成果。从中国走向世界,智能硬件企业能获取更大的增长空间。从海尔智家、小米公布的 2021 年财报数据来看,其海外营收均已占据整体营收的半壁江山。
这种长期积淀的另一优势在于,中国涌现出众多创业团队,持续加大对智能硬件赛道的投入。无一例外,它们依托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将中国产品推向世界。
2021 年,一加联合创始人裴宇(Carl Pei)创立的新品牌 NOTHING,截至目前已推出无线耳机和智能手机两款产品。未来,裴宇还将涉足音频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设备,进一步探索智能硬件创业的可能性。直至现在,NOTHING 尚未进入中国市场,但仍设立了中国团队,并将供应链大部分置于中国。
2022 年初,安克创新宣布投入 8 亿用于“深圳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升级项目”,积极研发智能硬件产品技术,不断提升智能充电、智能家居、智能音频、智能车载等智能硬件的功能与性能,还向智能硬件大卖家智岩科技增投 4000 万元,持续在智能硬件方向布局。
2022 年 6 月 28 日晚间,上海创米数联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递交招股书,拟融资 6.44 亿元,计划投入新一代智能家居产业化项目、创米云平台开发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依托中国强大的供应链和海外智能硬件赛道的红利,中国正成为智能硬件创业的热土。这些品牌自诞生起便具备全球化视野,将海外市场作为战略部署之一,像小米、安克创新等出海优等生早已实现产品销往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
然而,众多出海智能硬件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一,是全球消费市场环境的突变。
进入 2022 年,全球消费市场骤然剧变。随着海外疫情的缓解,消费者迅速回归线下,疫情带来的电商红利逐渐消退,而通胀和利率走高正在侵蚀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苹果产品著名分析师、天风国际郭明錤也提醒道,目前大部分消费电子品牌砍单仅反映国际关系对各国市场需求的影响。这些品牌尚未考虑,或还未承认包括全球通胀、欧洲经济受到的冲击以及中国疫情反复等事件对消费信心与出货预估的进一步影响。
其二,是市场内卷的加剧,品牌与品牌之间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
仅以扫地机器人为例,国内品牌如小米、石头、科沃斯等都在积极出海,美国 iRobot、荷兰飞利浦、日本松下、韩国三星等全球性品牌也在扫地机器人领域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同质化竞争异常显著。在产品差异性不足的情况下,品牌内卷情形尤为激烈。
不过,危机之中,智能硬件赛道上的机遇仍在。如随着 AR/VR 硬件热度的持续提升,市场爆发近在咫尺,智能硬件企业或将迎来智能化设备更新换代需求加剧的红利,新能源智能汽车也是不少企业布局的方向之一。
IDC 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 AR/VR 头显出货量达 1123 万台,同比增长 92.1%,头部大厂、创业团队、资本机构纷纷加码进入。按照该机构预测,2023 至 2025 年间,AR 消费级市场或将有爆款级应用出现。
机遇与挑战并存之下,变革和转型成为企业发展的必选项。
智能硬件出海面临四重难题
在智能硬件产品的发展仍将保持物联化、生态化、全球化、场景化、智能化的态势下,企业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顺应技术潮流,进一步夯实技术和服务基础。而智能硬件企业必然面临全球连接性、安全合规性、智能创新性、生态协作性等四重难题。
首先,智能硬件品牌走向从单品智能到互联智能,从推广单一产品到“产品 + 场景应用”结合发展的道路,意味着在连接力方面,智能硬件产品在地域、数量、品类上的无限扩展,给产品的连接带来巨大挑战。
美的在 2014 年提出实现全品类产品智能化的目标,搭建起一个物联网云平台,连接所有家电产品,整合各类资源,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家居服务,同时还允许其他设备厂商接入,降低其智能产品在云端投入的成本。由于美的产品的用户遍布全球,需要为北美、欧洲、中东等地区的用户提供及时、稳定、可靠的服务。在此情况下,美的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以较低的成本建立起安全、稳定可靠、运维方便、服务范围涵盖全球的智能家居平台。
其次,如何确保设备安全、数据保护和用户信息不被窥探是头等大事。AI×IoT 的全场景智慧生活,会面临各式各样的网络安全威胁,尤其是从通信入手对联网产品和云端的攻击,网络劫持、中间人攻击等手段层出不穷,进而导致各种数据泄露。
而全球化布局意味着智能硬件企业还需应对全球安全合规的动态复杂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数据合规性都有严苛要求。
第三是智能创新性,智能功能的开发和部署成本高昂。在竞争越发激烈的智能硬件赛道,尤其是同类企业互相内卷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成为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最后,生态协作性对智能硬件企业同样至关重要。智能硬件全生态的发展必然离不开研发、生产、流通、应用与运营四个环节,“中国硬件产业链 + 云服务 + 本地化品牌服务”协同发展已成为 AloT 国际产业链出海的一套最优组合。企业需要思考如何协同全球合作伙伴合作共赢,在产品、体验、物流、技术等多维度进行全球优化创新,提升竞争力。